今天,我想跟高三年级的同龄人分享自己的一段应考心理路程,期望每一位正在经历最后考验的同学,能够变得更勇敢一些。
我想从自己去年7月参加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浙江省集训队的选拔赛说起,因为那是我第一次承受如此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那整整一个月时间里,我接受的就是“魔鬼训练”。5次理论考试、4次实验考试,每一门考完后都不公布分数,我常常在猜测自己究竟排名如何?而在最精疲力竭的时候,我想到过放弃。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动物实验,我认为自己犯了一个重大的失误,并由此联想到自己在选拔赛中肯定要落选。我哭啊哭,心情极其低落。当时,学校的指导老师一直在不断地鼓励我。他特意打电话告诉我,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一步步心平气和地往下走,就一定会有结果。在途中,绝不能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败就放弃。
后来,我渐渐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在接下来的几门考试中发挥良好,终于以浙江省第二名的成绩取得了全国竞赛的资格。
去年8月,在酷暑炎热中,我参加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同样也是咬着牙坚持到最后,如愿获得了金牌。
由此,我终于确信:在实力相当的竞争中,最后决定性因素就是心态。
我所信奉的是,考试复习时要有激情、要全身心地投入;但是在考场上,却一定要心平气和,不能因为一些小失误而乱了节奏。
眼下,我的高三同龄人正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大家都觉得时间不够用。对于这一点,我想告诉大家“统筹”的重要性。
我在准备竞赛时,认识了浙江大学的一位生化老师。她可以在一天的时间内,穿插压缩4天的实验,并且让结果准确无误。正是在她的榜样作用下,我对自己的统筹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虽然一开始总做得不能令自己满意,但是在坚持了一周之后,我就开始明显感觉到效率和效果的递增。
我爱生物,现在我能满怀感激地看待每一株植物,每一个动物。我同样爱我的同龄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用阳光的心态去走过这最后的高考岁月。
(作者为杭十四中高三学生,现已保送北京大学)
本报记者 沈伟红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