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新近公开的《新编靖国神社问题资料集》揭示,当年的日本政府在合祭战犯问题上发挥了主导作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9日对此予以否认,称合祭是靖国神社的决定,政府“没有问题”。
官方主导
神社操作
日本媒体28日披露了《新编靖国神社问题资料集》中有关合祭战犯的相关文件内容。多份文件显示,当时的厚生省有步骤、有计划地主导了战犯合祭,直至把14名甲级战犯也列入“可以合祭”的名单,并自始至终对外界保密。
根据已公开的文件,大致可以梳理出日本政府主导下靖国神社合祭战犯的过程。
其中一份文件由靖国神社提供给国立国会图书馆,名为《靖国神社合祭者资格审查方针集》。文件显示,1956年《旧金山和约》签署后,日本在法律上结束占领状态,此后三年间,日本政府开始重新研究合祭问题。
1958年4月9日,在靖国神社内举行了“合祭基准碰头会”,出席者包括4名厚生省官员、5名神社人员和6名支持靖国神社的团体成员。在论及乙级、丙级战犯合祭问题上,厚生省负责官员提议,“研究研究”如何在不惊动外界的情况下,把乙级、丙级战犯合祭在靖国神社。
同年9月12日的“碰头会”上,与会者人手拿到一份“战争审判刑死者调查表”,其中包含有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名单。厚生省方面再次强调,同时全部合祭存在“种种困难”,首先要考虑乙级、丙级战犯的合祭问题。靖国神社方面也提出,如果此事被新闻界报出来,民众可能有强烈反应,保密性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1961年8月15日,靖国神社在《战后合祭审议情况》中决定,先合祭乙级、丙级战犯中“在海外被处死者”,“在内地被处死者”列入“预定合祭”名单,甲级战犯则先“保留”名单。
一系列频繁的“碰头会”后,1966年2月8日,厚生省向靖国神社提交了“祭神名单”,这份合祭名单上赫然列有甲级战犯。
1969年1月31日,各方再次在靖国神社内举行密会。会上决定,12名甲级战犯和10名其他战犯被列入“可合祭”名单,在远东军事法庭宣判前死于拘留所的外相松冈洋右和海军大将永野修身虽然也是甲级战犯,但在厚生省当时递交的名单中被列为其他战犯。1970年6月,靖国神社召开总会,再次确认合祭甲级战犯。九年后,即1978年10月,靖国神社终于偷偷把总共14名甲级战犯牌位移入合祭。
安倍否认
动机复杂
日本国会图书馆公布的这份最新资料汇编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日本厚生省官员拒绝对这份资料汇编直接发表评论,只是重申历届日本政府都遵循宗教和国家分离的原则。
靖国神社方面则表示,这些文件的公开有助于了解合祭名单出台的背景,以及靖国神社和日本政府在这方面的关系。
共同社说,有关1978年合祭甲级战犯的前因后果,日本政府以往一直对外宣称“并不知情”。但此次首次公开的靖国神社相关内部资料清楚显示,日本政府与靖国神社不仅联手促成甲级战犯合祭,且会同靖国神社隐瞒合祭之事。
日本《朝日新闻》认为,文件“栩栩如生”记录了厚生省官员提议合祭战犯的场面,说明尽管当时新制定的宪法规定“政教分离”,日本政府仍主导参与了合祭问题。
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9日说,他认为政府在合祭战犯问题上“没有问题”。
当被问及厚生省的做法是否违反了“政教分离”原则时,安倍说:“我不认为存在任何问题。决定合祭的是靖国神社,原厚生省只是提供了被要求提供的资料。”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盐崎恭久也辩解说,当时的厚生省掌有原日军的人事资料,他们只是在履行“日常职责”。“至于祭祀谁,或不祭祀谁,这是神社的决定,”盐崎说,“最终决定权在神社手中,政府没有施加任何强制性压力。”
但《每日新闻》指出,当时厚生省主管人员多为前日本军界人士,对合祭持积极推进态度。靖国神社问题研究专家、日本茨城大学名誉教授大江志乃夫在接受《每日新闻》采访时也认为,文件明确显示,原厚生省掌握了甲级战犯合祭的主导权,靖国神社事实上处于“国营”状态,这有违反宪法规定的政教分离之嫌。
大江志乃夫还分析了靖国神社愿意公开这些文件的动机。他说,靖国神社想通过“揭露”政府主导合祭的真相,来使合祭战犯的事实“正当化”。更现实的背景是,支撑靖国神社人力、财政的旧日军遗属等逐渐高龄化,日本社会关于分祭甲级战犯或新建追悼设施的呼声日高,大江教授认为,靖国神社希望借拣起这段“旧事”,重获“国家支援”。
冯武勇(新华社供本报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