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6版:每日新闻·互动
3  4  
PDF 版
· 民生听证会
· 加了考试难度 少了马路杀手
· 肩担道义 大爱不言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4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肩担道义 大爱不言
读者热议浙商善行,同建水窖扶贫助困
  本报昨天A4版刊登了《三千水窖流淌浙商情》一文,讲述了本报记者赴黄土高坡体验当地极度缺水生活和甘肃的浙商帮助当地缺水乡村建储水水窖一事。报道刊登后,许多读者纷纷打进热线,说了自己的感想,并表示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那里的人们。

  杭州读者:捐建水窖让孩子受教育

  杭州的石女士表示,愿意捐助修建水窖,更希望能够趁此机会教育自家的孩子,还建议杭州的孩子应该去那边看看,体验一下当地同龄孩子的艰苦生活,养成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

  和石女士一样,浙江工商大学的陈同学深受震动,说以后要提醒自己和身边的同学节约用水,并询问是否可以捐助一些物资给那里的人们。

  杭州外国语学校初一学生孙冰在上学之前,特意给外婆布置了一项“作业”——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她要把去年被评为下城区十佳公德人物获得的3000元奖金捐给甘肃缺水地区。她外婆说,这笔奖金她一直舍不得用,说是要用在最需要的时候,现在她决定用奖金捐建3个水窖,其中一个指定捐建给家里没有水窖的杨岔村小三年级的张雄雄家。外婆还说,全家人看了报告后感触都很深,孙冰的妈妈也是浙江企业联合会的,她深刻理解甘肃浙商们的做法,当浙商在经济上取得大的成就时,更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浙商代表:扶贫济困是社会责任

  浙商e-休网CEO楼波音2002年时便为西部捐建过水窖,他说“社会责任感”是浙商精神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浙商做善事、社会救助在全国都有名、领先,这和浙商的起步、发展、壮大的独特过程相关,大部分浙商从贫困中崛起,知道贫困的苦,伸手助人一把,是一种感恩、一种大爱。这是浙商特有的与生俱来的人文情怀。

  前不久,在全国两会上,浙江11位企业家代表曾就企业家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问题对话中外媒体。他们认为:“企业的发展应该跟国家的建设结合起来,企业要为股东创造价值,为员工谋求发展,为社会承担责任,先富起来后,要关注弱势群体,抗洪救灾,扶贫济困,这都是企业应尽的义务。”

  正是这种“义务”观,让浙商因此而关注全社会的发展,并尽自己的力量奉献社会。甘肃浙江企业联合会对外联络部长蔡冠平昨天说,在甘肃,浙商因做善事而得到了当地很高的敬意,社会地位很高,甘肃浙商捐建水窖,因其数字的庞大而吸引了众人的关注,而在这背后,更多的浙商在默默地为西部的创业之地贡献力量,觉得自己有责任改变创业地相对落后的面貌,和当地人共同富裕。多年来,浙商在甘肃建立了十多所希望小学,有许多都是个人默默捐建的。就在前两天,浙企联合会工作人员去甘肃陇南考察时才发现,有家绍兴的集团公司为陇南当地无偿捐建了一所价值上千万的绍兴宾馆。

  浙江水窖要设专项基金

  昨天,本报记者向甘肃省浙江企业联合会转达了读者对甘肃浙商的敬意和感动,并商定,将专为捐款的读者设立“浙江水窖”专项基金,用于在最缺水的会宁县建造水窖,作为浙江人民对甘肃缺水地区的关爱,甘肃省浙江企业联合会将全面负责这笔资金的使用。

  本报实习生 张燕 本报记者 郭闻

  本版摄影 林云龙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互动 A0006 肩担道义 大爱不言 2007-4-3 48257178002CE173482572B10032235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