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金点雾里看花
参加墨尔本世锦赛的中国队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队伍,但从比赛情况来看,中国选手不要说进入决赛,就是半决赛都很困难。北京奥运会上,真正有能力竞争金牌的项目,目前还是雾里看花。
本次世锦赛,国际上进步较快的几个项目正是前几年被中国队列为有望夺牌的优势项目,但中国队在这些项目上已全面“萎缩”。女子200米自由泳:近10年以来,只要游出1分58秒多就可以拿到金牌,这也是杨雨曾经在两届世锦赛中名列前三的原因。但在墨尔本这样的成绩只能进入决赛,获得冠军的法国选手马诺多甚至游出了1分55秒52。
女子仰泳:本届比赛50米距离打破世界纪录;100米仰泳的前三名都突破了1分大关;200米仰泳在这几年国际比赛的夺冠成绩不过2分8秒多,但在墨尔本这样的成绩只能拿到第三,冠军成绩提高到了2分7秒16。
在这种大形势下,中国的仰泳之星赵菁本来有望在200米距离中竞争奖牌,但在墨尔本,她和世界顶尖选手的差距加大了,夺牌的难度也增加了。
随着罗雪娟的退役,中国队在女子100米蛙泳中的优势不复存在。被寄予厚望的季丽萍、罗男以及小将王群,目前都无法接班。更何况季丽萍和罗男的年纪也不小了,分别是19岁和21岁,罗雪娟2001年世锦赛夺冠时年仅17岁。16岁的王群正值身体发育和成绩飞跃的大好时机,但在2006年没有进步。
都说本届世锦赛是奥运会的“预演”,但从墨尔本来看,中国水军在2008年奥运会上的夺金点暂时还是“雾里看花”,奖牌希望仅仅维系在齐晖、吴鹏、焦刘洋以及女子混合泳接力方面。
“齐晖现象”成教训
2006年,齐晖状态全面上升,在世界排行榜中有三个项目名列前四名,200米蛙泳列第二,200米混合泳第三,400米混合泳第四。中国水军冲击墨尔本世锦赛奖牌的主攻点之一就是齐晖,但这次,她没有一项进入决赛。
本届世锦赛的女子200米蛙泳成绩显示,除了澳洲蛙后琼斯一枝独秀游出了2分21秒84外,第二名成绩是2分25秒94,这是齐晖2000年悉尼奥运会时就能游出的成绩。因此,齐晖完全有机会在明年的奥运会上,在200米蛙泳,400米、200米混合泳上全面开花,再度成为奖牌的有力争夺者。特别是200米蛙泳,除了琼斯,她对任何人都有优势。
齐晖在墨尔本世锦赛上的失败,很主要就是因为赛前采用了“高住低练”的训练手段。高住低练作为一种全新的训练理念,在世界上还只处于理论研究的探讨阶段,没有很多实践的先例,更没有完善的系统理论。齐晖为这种“实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或许这种尝试太过冒险。按照稳妥的方式,可以先在别人实践、取得成功并且经过总结的基础上,再有选择性地找一些一般水平的选手进行尝试,时间可以选择在非比赛期间。如果各方面都有成功的经验,可以逐步应用到尖子队员身上。
但通过这次世锦赛可以看出,中国泳军在某些方面已经落后世界水平,如何在训练、实战上迎头赶上,在降低风险的情况力争突破,依然是中国游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推而广之,整个中国奥运代表团也是如此。
早上决赛怎么办
“早上比赛兴奋不起来……”这是中国游泳选手在墨尔本世锦赛的普遍反映,现象则是大面积地在预赛后无缘半决赛和决赛。但北京奥运会,游泳比赛的决赛正是在上午举行,中国选手怎么办?
获得世锦赛七金、四次创造世界纪录的菲尔普斯干脆地说:“如果你不喜欢早上决赛,那就别参加北京奥运会!”
为什么欧美国家的选手就能适应上午的比赛?原来,他们的运动员都需要上学,因此一般都是早晨四五点钟起床,然后进行将近两个小时的训练,七点去上课。下午放学后再进行一堂训练课。由于长期坚持这种训练方式,他们能够在上午比赛就亮出“真功夫”。
据悉,菲尔普斯的教练鲍曼早在2003年就总结出了训练经验,证明运动员在早晨6点之后可以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有很好的效果,也没有生理上的不良反应。
此外,国外运动员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无论是泳池、水温、环境还是饮食的变化,都不会引起强烈反应。如美国选手,从小就在学校参加比赛,每隔两周或者每个月都会有同城学校的对抗赛,还会经常利用周末长途跋涉同其他州的校队比赛,非常“皮实”,连续比赛的能力从小就在不断强化。
我国运动员在举国体制的优越环境中成长,不需要早上到学校去上学,运动队大多上午9点才开始训练,但也不进行主要项目的强度训练,只在下午的训练课中突出强度。一般比赛的决赛都是在晚上进行,所以教练员安排训练时也有意把重点调整到下午和晚上。由于国内比赛的竞争激烈程度不够,运动员可以轻松通过预赛和半决赛,只在决赛中全力发挥,因此连续参赛的能力十分薄弱。一旦到了国际赛场,每场比赛都要拼,中国选手的体能和训练能力就显得有点可怜了。
如何适应早上比赛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从国外选手的实例来看,竞技状态可以通过训练来调整。中国选手可以从现在开始,早起床、早训练,调整比赛节奏,逐步适应。好在中国游泳队打算在今年下半年的全国比赛中按照北京奥运会的赛程安排进行演练,选手们还有时间和机会适应。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