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9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盲姑娘上讲台 教孩子要自强
· 大学老师很为难
· 谁来给九曲桥点灯
· 大资福庙
旧景重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4月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大资福庙
旧景重现

修复后将成为社区配套用房
  ■郎旭峰 李岚 杨晓政

  

  本报讯 老杭州都知道,老底子杭州城里有72座资福庙,不过大家也许不知道,在复兴地块动迁建设过程中被发现的大资福庙即将动修,还其原貌。

  72座资福庙淡出杭城

  张宪和岳飞、岳云一起被害后,民间传说张宪岳云二将经常显灵,佑护百姓,于是,杭城百姓便自发募集修建了纪念庙堂,称之为“资福庙”,因张宪被封为烈文侯,岳云被追封为继忠侯,因此资福庙又称为忠烈祠。老底子杭州城里有72座资福庙,它们大都随着时代的变迁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此次动修的‘大资福庙’属杭州市文保点,临近钱塘江,在龙山渡和闸口渡之间,这里以前是水陆进出杭州的咽喉。”负责这次修复的杭州市复兴房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尧平说:“钱塘江以南的香客,都喜欢到这里来上香。”

  大资福庙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代,在东侧厢房还保留着“重修聚魁桥碑记”说明了当时资福庙的规模、历史和状况。聚奎桥原为庙前中轴线上的小桥,在建设浙赣铁路时被拆除。

  中西轴线将原貌面世

  大资福庙包括庙门、正殿、厢房,和西轴线的文武二帝、厢房部分,因为年代久远,目前建筑中用了数根钢管进行支撑。

  “虽然破败,但大资福庙的主体建筑和架构保存得还颇为完好。”杨尧平说。

  “大福资庙”风格简约朴素,大殿高越6米,正殿、厢房的花卉、几何造型木雕清晰可辨,檐沟、牛腿也保存完整。

  “此次修缮,面积为400平方米左右,包括中轴线上的二进式建筑,庙门、正殿、厢房,和西轴线的文武二帝、厢房部分。”

  修缮后将成小区文化设施

  按计划,大资福庙今年将修缮完毕,和市民见面。

  大资福庙是复兴地块动迁建设过程中被发现,文物和规划等部门为保护该建筑采取了多种方式,如要求开发商结合小区建设,负责对文物建筑进行修缮,作为小区文化设施来进行使用;规划部门为了保护该建筑,还修改道路红线等等。文物部门更投入了维修所需的相当一大部分资金。

  目前,修缮后的大资福庙打算作为社区配套用房,或老年活动室、或文化中心等等。

  旁边新闻

  400处文保单位拿什么养活自己

  事实上,不仅仅是大资福庙,正在动修的杭州“末代宰相府”——王文韶大学士府也正面临着修缮后出路的问题。文保单位的“生计”问题,越来越成为相关单位关注的焦点。修缮后的大资福庙作为社区配套用房,为文物的自我保护,实现历史建筑的功能置换提供了一条探索之路。

  据统计,去年一年,杭州市市级(不包括萧山、余杭)文保专项资金投入为1.3亿元,但截至2006年底,杭州市共有国家级文保单位24处,省级(含余杭、萧山)文保单位50处,市级(不包括县级)文保单位87处,市级文保点239处。这总共400处文保点,一旦完成维修,将如何继续它们的生存?以每年每个点至少几万元的维护资金计,就是数千万元,这还没有算上保安、管理人员的人工成本。

  “要实现对文物的长久保护,必须要让它进入社会生活,实现‘良性循环’——经济和文保的双赢。这样,既能够有效地保护文物,又能够至少解决自身的维护费用。”一位文保专家认为,修复后的历史建筑,目前最好的出路就是延续历史建筑本身的功能,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行合理的嫁接和转变。比如在胡庆余堂或是张同泰药店抓药,既可以参观到古时的柜台等“硬件”设施,还可以把自己融入到历史情景中去体会“软件”。简直是“活的博物馆”了。

  “文保单位的日常维护,一般按‘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来解决资金问题,”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郎旭峰说,“目前资金来源显示多元化的趋势。”

  “文保单位的出路大多是因地制宜的,”郎旭峰告诉记者,“靠近社区的可以供社区服务,一些名人故居可以做展厅、会所。”

  按文保单位的功能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与文化产业相结合 如岳庙、红楼既是旅游观光的风景点,又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

  与社会公益事业结合 目前还在加紧修缮的大资福庙将为社区服务做贡献。

  文化产业与商业活动相结合 吴宅、明宅分别成为了收藏品市场和丝绸市场。

  “对古建筑、名人故居等的利用,我们最希望的还是与文化产业、公益性产业相结合。”郎旭峰说,“这样,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而且对古迹的破坏程度也较小。”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现场 A0009 大资福庙
旧景重现
2007-4-4 48257178002CE1734825728D00288640;钱江晚报a00092007-04-0400022;钱江晚报a00092007-04-0400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