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下午,浙江林学院茶文化学院的30位学生早早地就走进教室,耐心地等着新老师的到来。1点30分,我省著名作家,现任浙江林学院茶文化学院学科带头人的王旭烽教授准时走上讲台,开始了她正式当老师后的第一堂课——品饮中国。
走上讲台是“归队”
王旭烽花了10年时间创作《茶人三部曲》这部长篇著作,并获得茅盾文学奖,大多数人认识王旭烽也是从她的书开始。昨天,面对媒体,卸下“省作协专职副主席”职务的王旭烽一再强调,自己由作家转行做老师,属于正常的“归队”,自己一直以来都是“茶人”,从事着茶文化的研究,现在到大学教授茶文化知识,还是做回自己的老本行。
她说,外人看来她的身份是作家,其实,她从来没有当过一天的专业作家,所有的文学创作都属于业余完成的。即使《茶人三部曲》也是她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工作时所写的,其实要搞创作,到哪里都可以,现在做老师了,一样可以创作。
王旭烽说,在大学这个神圣、安静的环境里,我只想做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为此,王旭烽在来林学院之前,专门和学校约法三章,不担任任何行政职务,目前的她头衔是浙江林学院茶文化学院学科带头人。
一杯清茶迎教授
王旭烽刚走上讲台,台下的学生就立刻为她递上一杯刚泡好的明前茶。班长夏天告诉记者,这是茶文化专业学生一直以来的传统,每堂课前,都会有一位同学轮值,值日的任务就是为老师递上一杯热茶,这也算是茶文化专业课的一大特色。
这个传统正是在王旭烽的建议下开始的。那还是去年的时候,王旭烽为林学院学生做茶文化讲座时说,希望茶文化专业的学生在课堂里能做一些事情,以显示茶文化专业的特殊性。于是,同学们一起讨论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也算是我们茶人之间的礼节吧。
王旭烽也在上课前,为30位同学送上了一份礼物,一块用茶叶做成的“茶人”牌匾,用的茶叶正是同学们送给她的礼物。她说,以后每堂课都会为同学们带来一份礼物,一本茶书,或是一把茶壶,表示“茶人”投桃报李的关怀。
茶文化上还要做很多
接受采访时,王旭烽有些不好意思,她说,其实在茶文化研究方面,很多“茶人”默默无闻地付出,做得远比我多,他们应该获得更多的褒奖。今天,我可以站在这个讲台上上课,其实只是在前人的积累上再做一些补充。
王旭烽上的这门课叫《茶文化通论》,这也是林学院茶文化学院今年刚刚新开的课程,为了上好课,王旭烽做了充足的准备,上课的教材都是王旭烽自己编写的。现在她每周上6节课,剩下的时间就用来编写上课的教材,课程的内容不免打上了一些王旭烽自身的文化烙印。
茶文化学院学生夏天说,听王老师的课,能吸收特别多的知识,她把自己多年来从事茶文化研究的经历结合在课堂教学当中,又和文学挂钩,非常有吸引力。
王旭烽说,希望自己的学生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可以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使者,他们以后并不一定要从事茶叶方面的工作,文化的范围是很广泛的。
本报见习记者 袁春宇
本报通讯员 陈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