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4版:人文·晒衣记
3  4  
PDF 版
· 追风描述
· 时尚潮头
· 浸不湿杭州名媛的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浸不湿杭州名媛的心
  本报讯 3月31日,对于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刘永贤来说,五味杂陈,没有人能准确描述这三年来,他孤身一人在杭州所经历的内心波折。我们不想打探他离开时的心情,但仍然记得他现身时的光鲜。

  2003年11月,连卡佛在期待声中缓缓现身,刘永贤也像我们惯见的港片里那些儒雅的,职业化的经理人一样,微笑着登场。

  这三年来,他和他所在的连卡佛致力于把原汁原味的港式信息带给杭州,但事实证明,杭州人并不买账。

  

  

  

  “广东人和香港人都有新年买桃花的习惯,那年新年,我们为了在中厅摆上和香港连卡佛一样的桃花,很多员工用一夜的时间把假桃花粘到真树枝上,但对于第二天进店的顾客来说,我们一夜的劳动,也仅仅是一盆花。类似的事情太多了,为了复制那些香港味道,我们付出了无数无效劳动,有些事情对于香港的商场来说,资金成本都很小,但在杭州做却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却往往得到画虎类犬的指责。我们的用情处和顾客的需要之间存在老夫少妻式的不同步。”曾经供职于连卡佛的魏小姐这样对记者说。

  名媛贵妇们的不买账

  和香港连卡佛渗入名媛贵妇生活不同,杭州的连卡佛并没有成为杭城贵妇们的生活因子。“在那里会有产地在萧山的貌似大牌的品牌,这让我感觉,用买DKNY的钱在买杭派女装。而一楼的GUCCI、PRADA这些大牌又在哪里不能买呢?”本来以为会成为连卡佛主力的方太对记者这样说。

  奢侈消费,是中年赵美娟对连卡佛的第一印象,三年来多少次从它身边经过,却从没有要进去逛逛的念头。“听朋友说,里面有的品牌一条内裤就要3000多元,我一个月工资还不够呢。有一次想出回血给老公买件衣服,结果一位朋友对她说,别傻了,这个牌子在国外的MALL里卖,去掉一个零还不见人买呢。在国内买名牌就是在一个巨大的陷阱里兜圈。”

  赵美娟从事的是纺织面料行业,衣服什么质地她一摸就知道,“干我们这行特别看重面料的质地,纯羊毛的衣服贵点没什么,但很多是化纤面料,几十块钱一米,衣服却卖上千上万。”当然,她虽知道那里面的含金量是世界顶尖设计师的灵感闪现,但她却不愿下血本为此买单。

  虽然远,还是带来了港式时尚

  张蔚思,这个曾任连卡佛市场推广部经理的女孩,接受记者采访时已经在思妍丽健身中心开始了她的新工作。

  毕业一年多就进连卡佛工作,张蔚思其实是与连卡佛一起成长的。开始是营运培训师,后来又做了市场推广部经理,问她连卡佛到底给杭州人带来了什么,国际运作模式、服务理念、时尚潮流、品质感搭配……她滔滔不绝地说上了一大堆。

  曾做过营运培训师的张蔚思,她说连卡佛培训员工时也都采用国际化的体验式培训,比如“比如强调团队精神,就分组做游戏,第一次玩大家都失败了,我就稍稍加以引导,大家互通有无就成功了。”

  她告诉记者,连卡佛入驻杭州前,杭城的几家百货商场还没有季度降价的概念,只是在过节、店庆的时候搞一些买就送的活动,但国际大牌的做法是,每年春夏季和秋冬季都要大减价,连卡佛从一开始就严格按照国际惯例来做,其他百货商场也慢慢跟上了。    

  “我们这有些柜台小姐在进来前,她们的家人就担心,奢侈品牌接触多了,人会变得虚荣。其实看得太多了,也就这么回事,但吸收到的最新时尚理念却可以让自我升值。”从大牌的初样进店、橱窗陈列到新品发布,张蔚思领会了怎样是有品质感的搭配,“以前我喜欢叮叮当当把饰品都挂在身上,后来知道简约、细节最重要。”而她也成了朋友中的时尚风向标。

  本报见习记者 徐 洁

  本报记者 宋宾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晒衣记 D0004 浸不湿杭州名媛的心 2007-4-6 48257178002CE173482572B3003D3E4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