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见闻》》》》
4位老编老记出马
本报讯 上周末,本报“校园麻辣直通车”第6站开进杭州师范大学,与下沙高教园区师生交流“怎样写校园新闻”,并现场征集新闻报料。
本报科教部记者朱国平、责任编辑陈骥、摄影记者李震宇及麻辣新闻版主丁星云4人欣然前往。
行前,朱国平精心准备一番,粘贴了厚厚一叠的好新闻、好标题、好题材、好事例。在现场,他打开电脑,紧紧扣住“如何写活校园新闻”的话题,从多个角度展开,发言一个半小时还难刹车。
编辑陈骥一改窝坐在电脑前的常态,就像阿六头说新闻一样,站在团团围坐的师生中间,眉飞色舞,洋洋洒洒地辅导新闻写作,学生评价他“表情可爱哈”。
而摄影记者李震宇当众抖出许多实话:“报社难用哪些照片?开会的、领导握手的、做秀的……还有,你们记住啊,拍大学生某些隐私画面,尽量拍后脑勺,想想人家的自尊!”
本人作为网络版“高校麻辣新闻”版主,执掌论坛近一年,与在座的不少师生已是“脸熟”,平时亦起早摸黑在论坛与各高校师生交流,再看看以上几位同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扮演得相当充分,故节约自己的发言,腾出更多时间与在座的师生现场互动。
本报记者 丁星云
■采写秘笈》》》》
讲大白话一样写新闻
新闻写作有规律但也无大法,只要真事真情,用简洁精炼的语句、讲故事般地写人写事,起码就是合格的新闻。
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信息又爆炸性泛滥,新闻报道如何抓住读者的眼球?一是内容要对读者有用有益,二是文字、形式上要通达直白,生动鲜活,突出亮点。现在一些报道采用“大白话”式的标题,把文中最主要的内容、也就是读者最感兴趣的东西拎出来,一层一层好几叠,标题与文字的位置几乎占到1∶2甚至是更大,无非是想用最实的“料”抓住读者游移的视线。 本报记者 朱国平
■学生视点》》》》
很怕新闻变“旧闻”
杭师大学生王银华:作一名学生记者,责任也不小。有时候想不到的麻烦会找上门。说话一不小心,就会这里有意见、那儿有反映,于是漏洞也就出来了。
老师说,写新闻要与各部门沟通,这样做虽然有人对报道“层层把关”,但有时你这里审一下,他那里改一下,兜兜转转一大圈,新闻变成“旧闻”了。
总觉得做记者很不容易,要有正义、良心、责任,还要有思想、有勇气。我们是在校学生,涉世不深,有些文章我们还写不了,需要多多钻研新闻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