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瓦窑村,很多人会把它误听为红色圣地瓦窑堡。这里所要说的瓦窑村,是江山市清湖镇和睦村的一个自然村。也许你没怎么听说过,其实历史上它也曾大大有名。顾名思义,它的名就出在烧制陶器上。
瓦窑村的陶在中国制陶史上有着独特的位置,它的泥质选择纯,踏泥细韧无杂质,毛坯光滑柔韧,无斑驳凹凸,封窑不透风,烧窑不灭火,一次烧成,个个成品。
■本报记者 薛建国 叶蕾 文/摄
几日前,我们怀揣一种搜旧的心绪来到瓦窑村。看到很多散落在村子周围被村民们称为“馒头窑”的土窑,有的长满了杂草,有的则还在使用。
走进村巷,腌菜罐、酒具、茶具等土陶制品随处可见,有的村民甚至直接把菜种在花钵里。俗称“馒头窑”的土窑系龙窑前身,是我们传统窑炉的一种。这种窑的特点是窑炉和火膛合二为一,形成馒头形空间,利用夹墙竖烟道产生的抽力来控制入窑空气,温度可达1000摄氏度以上。
据《清湖镇志》记载,早在150余年前,清咸丰年间,湖北曹氏师傅招亲来此,相中当地优质泥土,开始烧制壶、罐、瓦等,“瓦窑”由此得名。当时村中有4名头脑活络的村民拜其为师,学习陶艺。
上世纪70年代,近800人、百余户人家的瓦窑村几乎家家户户做陶烧瓦,培养出200多位技艺高超的陶工。
此业能在瓦窑村兴起,得益于有一方好土。这里的瓦窑土壤黄中透白、粘而带韧,是制作泥烙壶的绝佳材料。
我们在村中行走,忽然间,一座全黑的色木板宅子跃入眼帘,宅内一排排晾晒在太阳底下的古代陶器土坯,造型古朴,生动别致。一间陶器作坊里,几位工人正趁天气晴好,加紧制作陶坯。经打听,这里是一位外地老板投资建造的作坊式彩陶博物馆。
今年56岁的王中兴,是土生土长的瓦窑村人,现受聘在彩陶博物馆当陶工。他13岁学艺,见证了制陶业在瓦窑村的兴衰。他说,由于工艺落后,外观欠佳,利润越来越薄,瓦窑村的制陶工艺面临着市场和传承的双重困境。据他介绍,该村现在能动手做的几个陶工,年纪全在50岁以上,年轻人都不愿学,他想带徒,但找不到人。
让王中兴感到自豪的是,他是村里第一个用传统制陶工艺烧制成功明朝彩陶的人。目前,他已掌握了15种彩陶的制作工艺。“上釉、着彩后,造型、外观与放在博物馆里的彩陶相比,几乎可以乱真。”
建于2005年6月的彩陶博物馆内,有7位瓦窑村的老艺人在这里专门做系列土陶。
清华大学教授、申遗专家委员会成员陈志华对此事非常感兴趣,老人曾特意辗转千里来到瓦窑村考察,对这里的制陶工艺的评价非常高,“土陶美观实用,富有生命力,难得的是瓦窑还有60多个‘馒头窑’和一批老窑工。”他建议寻求企业合作,让古老艺术焕发新光彩。
彩陶博物馆项目的开发,得到了瓦窑村村民的很大赞同。一些老陶工说,这个博物馆不办,不用10年,瓦窑可能就看不到土陶了。
彩陶博物馆非常注重创新,开发仿古彩陶系列产品400余个,艺术风格涵盖仰韶文化、半坡文化、辛店文化等艺术风格,产品供不应求。目前,他们已建起现代工艺作坊,通过不断培训陶工,使瓦窑土陶融入多样艺术风格。
一个古陶村的传承正在开始,尽管是微小的一步,但其势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