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吹了两年的气球,终于被真相一针戳穿了皮囊。在这场本来不难识别真伪的骗局中,只要有一个部门肯拿科学这个武器检验一下“锅王”的皇帝外衣,庐山真面目都是可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但最后说真话的孩子仍然是我们的媒体。
充当打假的急先锋,媒体不是第一次,肯定也不是最后一次。从不含葡萄原汁的葡萄酒的曝光,到“藏秘排油”的揭露,无不是媒体打“头炮”。在媒体的熠熠星光辉映下,我们的有关部门却是星光黯淡。
这虚假广告是凭空出世的吗?广告从创意到播出,要经过漫长的审批过程。这期间,除了挖空心思骗人的始作俑者外,但凡有个部门肯履行一下职责,打假英雄的称号也轮不到媒体。而且目前的广告审查,除了对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等特殊商品必须由有关部门审查外,其他广告仍然由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审查。那么,有关部门的“无为而治”是纵容还是渎职?如果说监管缺失是雪上加霜,那么,处罚的无力则无异于火上浇油。
在智利,消费者有权将虚假广告告上法庭,法庭有权终止虚假广告的传播,而且可以要求做广告者自掏腰包发布“纠正广告”以“消除不良影响”。
指望媒体的曝光来威慑虚假广告的频发,是我们的幸还是不幸?别让我们在错误的路上越滑越远,智利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行政执法才是剿灭虚假广告的有效路径。 叶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