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亚洲第三个
举办奥运的城市
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能看到北京举办奥运会。从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举办以来,共有22个城市得到了这样的荣幸。而亚洲国家中获得举办权的城市只有日本的东京(1964)和韩国的汉城(即现在的首尔)(1988),北京是第三个。
曾有人问我,奥运会是什么?不就是把所有单项体育竞赛集中在一起比赛吗?不是这样。奥运会是将体育、文化与教育融为一体的运动。“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这是奥林匹克运动与其它单项体育比赛最为显著的区别。它要建立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以在奋斗中所体验到的乐趣、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基本原则的推崇为基础的。关于奥林匹克,流传最广的是这样一句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即Citius、Altius、Fortius。后来由于兴奋剂、申办贿选丑闻等,有人建议加上“更美”。2001年罗格就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后还提出一句新格言:更干净、更人性、更团结。
奥运会
自收自支还能赚钱
我们常说,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办一届奥运会不容易,它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前举办奥运会大多靠政府投资,可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变。
当时美国政府采取了这样一些手段:划分赞助商等级,比如能称为“合作伙伴”的总数仅35个,底价400万美元;公开招标,行业排他,每个行业只保留出价最高者。比如饮料赞助商只选用一家,结果当年可口可乐以1260万美元战胜百事和七喜,胶卷方面则是富士以700万美元战胜柯达。此外,他们还采取其他一些融资手段,比如出资3000美元可持火炬跑一公里,所有参赛运动员每人交纳500美元等。结果这届奥运会预算支出 5.13亿 美元,盈利 2.22亿 美元,成为首次赚钱的奥运会。这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奥林匹克运动和现代体育找到了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运作方式,可以实现自收自支、独立发展,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绝处逢生。
延续到北京奥运会,就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奥林匹克市场开发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从电视转播版权、合作伙伴、供应商、纪念品领域的特许经营商、以及门票、纪念币、纪念邮票等领域收取的费用。申办时我们提出的奥运会预算收入为16.25亿美元,预算支出为16.09亿美元,盈余为1600万美元。预算收入(包括现金和实物)主要来源于4个方面:
1、国际奥委会拨给北京奥组委电视转播经费(8~10亿美元);
2、国际奥委会赞助商提供的经费(约3亿美元,主要为实物和技术服务);
3、北京奥组委的市场开发收入:通过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和特许经营商得到的经费;门票(1.4亿美元)和纪念品收入;
4、社会捐赠和奥运会后的财产出售收入;
预算支出除少部分用于临时场馆和场馆内临时设施的修建(约1.84亿美元)外,大部分主要用于奥运会运行。
很高兴,2004年联想集团成为中国企业中唯一一家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在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计划中参与企业均为国际知名企业。
北京奥运
月底公布火炬传递路线
我所在北京奥组委是专门负责筹备北京奥运的机构,2001年底成立。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有:场馆和设施建设,进行市场开发、筹集资金,开展奥林匹克文化和宣传教育活动:开闭幕式、火炬接力、奥林匹克文化节等,负责竞赛组织、服务保障以及招募志愿者等。
北京奥运从2008年8月8日起将持续17天,有20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人员参加,包括1
万多名运动员,2万多名注册媒体记者,10万名志愿者,250多万国内外游客。这还是我们预估的数字,估计到时候来的人还要多。
所以现在北京奥组委已经有27个工作部门,有自己专门的交通部、人事部、票务中心、物流中心、注册中心,连开闭幕式、火炬接力都得成立专门的部负责。
这其中与很多老百姓及学生有关的是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2008年3月,我们将在希腊奥林匹亚举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取火仪式,而后开始传递,以亚洲为主、兼顾世界五大洲、前往中国所有省区市,并抵达珠穆朗玛峰。全程将历时140余天,15000名火炬手参与传递活动,最终在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主会场上点燃主火炬。就在本月底,我们将公布火炬传递路线,已制定以“和谐之旅”为主题,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以亚洲为主兼顾五大洲的火炬境外传递方案,2007年8月起,开始火炬手选拔。
我那会儿
世界冠军奖励300元
说完奥运会的事情,再说说我与奥运的因缘,有悲有喜。
我专长的羽毛球项目是1992年正式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的,而我1989年就退役了。这些年来经常有人会问起,说我什么金牌都拿了,独缺一块奥运金牌,遗憾吗?可我不这么想,要这么说,如果输了比赛呢?那不就成终身遗憾了吗?
有人还和我开玩笑说,我拿了几十块金牌,还不如现在一块奥运金牌奖金多。的确是这样。我参加比赛的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那会儿拿一个冠军奖励300元人民币,第二名奖280元,第三名奖励260元。现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都发展了,奥运会冠军获得者在精神、物质上都得到很大的回报。
不过话说回来,就奥运会而言,关键在于参与。我体会过、感受过这气氛,这是最重要的。从一名运动员到教练员再到奥运官员,当我经历人生的不同阶段时,对奥运的认识也不同。当运动员的时候就想着怎么去拿金牌,现在却有更深的理解。去年距离北京2008奥运会倒计时800天时,我和几位奥运冠军在一个特殊的地方庆祝这个日子:少年管教所。那里看上去像所学校,其实里面都是未成年却犯重罪的孩子。当时我们在学校里举行一个火炬传递仪式,坐在小板凳上的孩子用手相互传接。我与他们距离很近,在他们的眼光里我没有看到凶气,而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想体育的意义在这时已不仅仅是体育运动本身了。
现在距离北京奥运已经不远了。我想在这里问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大家期望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怎样的成绩?我想老百姓的期望一定很高,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竞技体育是很难预测结果的,如果运动员努力之后却没有得到回报,我希望大家能够给予理解。第二个问题是如何通过举办奥运会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前两年我去学校接还在读小学的儿子时,我经常会看到冬天穿着毛裤的学生坐在教室里满头大汗,因为北方室内有暖气,温度很高。我问他热不热,他说“我妈怕我冻着了”。我想这样的情况值得大家思考。 本报记者 俞熙娜 整理
摄影 周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