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7版:民间
3  4  
PDF 版
· 单田芳:评书不会消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4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单田芳:评书不会消亡
》》》》》 本版撰稿:许杰
  “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面对传统曲艺日渐衰落的情况,已过古稀之年的单田芳再度开拓评书的新题材,把焦点转向商业纪实小说,由讲述恒源祥发展历史的纪实文学作品《羊行天下》改编成评书《老店风云》,要说足80回。而在评书艺术后继乏人的感慨下,单田芳还建议成立评书学校或者评书班,请各方大家集中授课。

  谈到传统曲艺的现状,单老说在他看来评书艺术确实下滑得很厉害,衰落的趋势确实明显。他认为,评书艺术衰落的原因最大问题就是后继乏人。

  “都说曲艺衰落了,但光说是不够的,还得做,只有做了才有振兴的希望。”单老说,他从1993年起就和北京的朋友一起创办了北京市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专门做评书录制传播的工作。到现在他们已经和全国500多家电台800多个频道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然后请商家在评书节目中发布广告收取费用,目前公司的年毛利已经近千万元了,而且还在呈现上升的趋势。“我们通过实践,找到了传统评书艺术的生存空间,而且发现还可以生存得很好。”单老最后说。

  评书神童

  单田芳的母亲王香桂早在他出生前后就已经成名了,她算得上是西河大鼓的顶尖高手。 5岁时,单田芳就跟随做艺人的父母走进了茶社书场。到书场没两天,孩子居然被母亲的《呼杨合兵》给俘虏了,屁股始终没有离开茶馆特意安排的小板凳。

  邻居瞧他乳臭未干就煞有介事地进茶社泡书场,觉得特别有趣,让单田芳把当天的说书内容再讲一遍。单田芳爽快地答应一声,清了清嗓子,便开始惟妙惟肖地模仿母亲说起了从书场里学来的《呼延庆上坟》。他讲起来滔滔不绝、绘声绘色,从头至尾居然一个“扣子”也没丢,一个表情也不少,连珠炮似地串到了最后。刚刚5岁的毛孩子怎么就讲得这么流畅、这么自如呢?邻居一下子抱起单田芳,连连称赞。

  1951年前后,单田芳的父亲单永魁被打成了“反革命”,在监狱服刑;母亲王香桂则为了自己的演艺生涯和发展前途提出离婚。家庭裂变,单田芳痛苦万分却无从插手。当他以优异的成绩中学毕业后,命运再次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中学时落下的病根——痔疮跟他较上了劲,把他逼上手术台连开3次刀,无奈之下,单田芳只有被迫休学,唾手可得的锦绣前程又与他擦肩而过。

  书念不成了,母亲改嫁后,家里的经济又出现危机,身为长子的单田芳必须应声而出。就在他困惑地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时候,一个年轻女子出现了。这个年长他几岁的姑娘叫王全桂,也就是他后来的结发妻子。

  几年后,单田芳和王全桂在营口正式结婚了,时间是1954年10月1日。那年,新郎才刚刚19岁。婚后的单田芳碰上了引路人——曲艺界的老前辈、当时已经名满关东的李庆海。在师父的鼓励下,他真正下功夫钻研起了评书艺术。

  红遍鞍山

  1955年,单田芳跟随王全桂的演出团体迁到辽宁鞍山。鞍山给了单田芳投师访友、谈艺论道的机会。在两位老师赵玉峰、杨田荣的精心调教下,加上单田芳勤奋好学,他的说书技艺突飞猛进,也终于获得了上台说书的机会。

  当天,单田芳排在一位唱西河大鼓的老演员之后。虽说这位大婶演出结束后还为台下观众介绍了下面这位要出场的新人,已经做了善意的铺垫,但并未消除单田芳的紧张情绪。他完全处于一种极度亢奋的状态,激动得两眼放光、四肢微颤。从后台到前场只有二十几步,他却不知道上台迈的哪条腿。台下人们七嘴八舌地品评着,单田芳也准备就绪了,他深深地鞠了一躬,稍微清了清嗓子,随后,娴熟地拿起惊堂木,“啪”地一拍,正式开书。

  只听早已滚瓜烂熟的《明英烈》就像洪水决堤那样,一泻千里、奔涌出来。嗓门有多大使多大,口齿要多灵有多灵,什么起承转合,什么轻重缓急,都靠边儿站吧!单田芳满肚子都是词儿,真是不吐不快、越说越凶,生怕讲慢了一点儿就赶不上末班车似的。评书的节奏一乱,演员心里就没底了,越来越快的语速根本无法控制,而且是讲得越快越冒汗,简直不是在说评书,而是评书在拽自己百米冲刺……就这么气喘吁吁地追赶了两个小时,最后他终于说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然后,鞠躬,下台。

  单田芳谢完幕,里边的棉衣全都湿透了。首战告捷,并未完全树立单田芳的信心。万一第二场叫不上座来,可就把自己夹住了。第二天,单田芳忐忑不安地走进了书场,老天保佑,还有一大片观众。《明英烈》说到了第三天,台下的观众越来越多,这让他高悬的心缓缓地落了下来,说书也从容多了,不再像第一场那样通篇没有标点符号,人们也越来越喜欢这个大眼睛的小演员。

  到了星期天,茶社里座无虚席,观众花钱,听的就是单田芳。他清楚地记着,那一天收入惊人,两小时竟然挣了八块多——破天荒啊!就是成了名的演员也极少达到这种水平。之后的《童林传》更是创造了纪录,让单田芳每天起码能挣十块钱以上,那是个什么概念?跟现在月薪上万差不多。从此,21岁的单田芳就在鞍山这座曲艺重镇稳稳当当地扎住了根。

  四海扬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单田芳被诬陷成“反党黑头目”,他满嘴的牙齿就是在这时候被“造反派”一脚踢烂,刚过而立之年就被迫换了一口假牙。因为受到劳改管制,在父亲单永魁病危之际,单田芳都不能前去探望,直到父亲病故,他才得以请假回家料理。后来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差点儿又要了单田芳的一条腿。

  1978年,单田芳终于迎来了命运的大转折,一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得到了平反,当中也包括单田芳。1979年5月1日,。单田芳期盼的时刻终于到了。当晚6时30分,鞍山市“迎春茶社”人声鼎沸,灯火通明,单田芳在这里重新跨上阔别了10年的三尺书台。单田芳刚进书场,全体观众起立鼓掌,经久不息的掌声令45岁的单田芳热泪盈眶……

  什么叫真正的成名呢?关起门来自己“加冕”当然不算数儿,某个职能部门颁发一摞证书也只是自欺欺人;只有老百姓点头通过,经过时间考验的才算。单田芳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在华语圈子里功成名就了。为什么说“华语圈”而不提“国内”呢?因为,凡是华人聚居的地方,评书就有听众。1993年,著名演员王刚出访美国,竟然在华盛顿的一家商店里听到了单田芳的评书。他乡遇故知,熟悉的东北口音令海外的王刚感叹不已。

  一位“的哥”调侃说:“单田芳的评书不但吸引普通人,还能控制潜在的罪犯。只要是他的‘评书时间’,想干坏事儿都来不及——了不起吧?一位评书大师还带降低社会犯罪率的。”大批“单迷”在互联网上聚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条写道:“单田芳的评书是‘毒品’,只要你沾上它,肯定上瘾,并且终生受它左右,永远无法脱身。”

  很多老艺术家都是忠实的“单迷”。豫剧大师常香玉、评剧名家赵丽蓉,两位老人都曾和病魔作过顽强的斗争。在医院寂寞的病床,陪伴她们度过最后时光的就是收音机——单田芳的评书广播成了不可或缺的精神慰藉。

  博客老头

  外界认为,单田芳是个“时髦”的老头儿,并不单纯指他下海经商,更重要的是对评书艺术的大胆尝试。单老爷子已是公认的“评书大王”、“艺术大师”,他的“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也运转良好,电台、电视台的评书时间几乎被他垄断了,尽管如此,他仍不满足,还想通过网络上的flash动画争取一部分青少年观众。“其实我还特看中电视和网络市场,年纪一大把了,不懂电脑,却偏偏喜欢倒饬倒饬,我口述,让秘书帮我打字开博客。很多人误以为评书是退休老头老太的专利,其实年轻人也爱听着呢!我去北大、清华演讲,都是座无虚席。通过网络这样的新兴平台让更多人认识我的评书,真好。”

  对于评书的未来,单田芳并不悲观,他从未正式收过学生,也没有物色到满意的苗子,有评论说“中国的评书艺人不足10位”,但是,单田芳却不以为然,他乐观地认为评书死不了。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民间 C0007 单田芳:评书不会消亡 》》》》》 本版撰稿:许杰 2007-4-16 钱江晚报c00072007-04-1600008;钱江晚报c00072007-04-1600007;钱江晚报c00072007-04-1600009;钱江晚报c00072007-04-1600010;钱江晚报c00072007-04-16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