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3版:科教·互联新闻
3  4  
PDF 版
· 未来10年的路
· 送给80后的
创业忠告
· 专注自己擅长的事情
激情不浮躁地跑楼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4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专注自己擅长的事情
激情不浮躁地跑楼梯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林丹 袁春宇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杨晓轩
  我们走过的创业路

  丁磊:责任

  1997年6月,我们在广州成立了网易公司。到今年刚好10年。公司从3个人发展到今天的2500人,去年网易公司的营业额是22亿人民币,净利润是12亿人民币。我因为有47%的股份,所以别人老说我是首富,其实钱多到一辈子也用不完,有什么意思呢?我的压力和责任感也是最大的,我有过曲折和坎坷,不是像坐在台上这么光鲜。

  孙德良:理想

  我从1997年年底创业,创业之初我们没什么宏伟理想,回萧山老家借了两万元钱,想着在杭州干上三五年,能够在美丽的西湖边成个家,买个房子,就是我最大的心愿。通过努力,去年我们的股票在深交所公开发行,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公司第一股”。

  朱敏:农民

  我是1948年生,是老三届,插队7年,有很重的农民情结。后来,我有机会上了浙江农业大学;1984年,出国去美国斯坦福大学读博士,受硅谷气氛影响,开始创网讯公司。去年,我的网讯公司被思科以32亿美金收购。现在我把钱带回到浙江来,花很多时间在中国重新学习2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果,重新体会中国经济,希望在浙江省这个中国民营企业最发达的省份里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方兴东:草根

  我是在1996年进入互联网业的。一开始我做互联网研究,出了20本书,当时一边做研究,一边做实践。过去的十多年里面,我比较关注草根的创意、创新领域。2004年,博客网正式商业化,我走过弯路,因为太急了。现在的我比较沉得住气,想做中文领域第一博客网站,同时想用WEB2.0模式来提升故乡义乌小商品市场。

  翁南道:卖场

  颐高从1998年开始做IT,慢慢转变到现在的连锁终端卖场这个产业,所以我觉得我受益最大的,还是受IT思维的影响。目前我们的商业模式是三条线,一是做IT大卖场,二是自营连锁,第三是网络。

  郑树生:务实

  我们公司叫华三通讯,最初是基于华为产品及3Com的资金建立的,去年被3Com被收购。我们为互联网业务提供设备,交换机、路由器……公司从一千人不到的规模,发展到了现在的4900人;我们是幕后工作者,所以我希望每一个员工都是IT界踏踏实实的,企业不是靠吹出来的,是靠干出来的。

  郭羽:植入

  我们现在的公司,从零开始,做到现在3个亿,用了两年半时间。我们通过现实和虚拟的结合,用植入概念,带动了传统产业的发展:比如把绿盛牛肉干放在我们的游戏里,他的销售额从2亿变成了5亿;华龙面跟我们合作,我在游戏里面给他们开了一个面馆,结果,1.2亿包方便面,6个月里就卖完了;今年,他们计划卖8亿包“大唐风云”方便面。凭借这种模式,我们新成立的R&V公司已经获得风险投资1000万美元。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科教·互联新闻 D0013 专注自己擅长的事情
激情不浮躁地跑楼梯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林丹 袁春宇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杨晓轩 2007-4-19 48257178002CE173482572C1002E5A7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