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4版:每日新闻·视点
3  4  
PDF 版
· 杭州“金钥匙”在行动
· 老人寂寞生活
找不到人交流
· 上海老人栖居农家乐
· 宁波老人居家“买服务”
· 走适合自身的养老之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4月2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走适合自身的养老之路
  随着社会转型加快,代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空巢以及独居老人更多的面临居家养老的问题。对于这些老人,我们应该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而老人又该怎样积极面对生活,选择属于自己的一条养老之路呢?

  为此,记者来到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询问了该院院长、心理学家赵国秋。

  记者:城市独生子女,怎样跟父母做到沟通呢?

  赵国秋:而今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子女离家的时间越来越早,比过去提前了五六年。现在很多老人和子女不愿住在一起。由于工作压力,子女也没有精力和时间照顾父母。老人退休后,脱离了工作和工作环境,心理会产生变化。这时候老人最需要子女照顾,给他们温暖和心理支持。

  在社会关系中,子女应当和父母沟通,应当抽时间常回家看看,适当的时候可以跟父母说说自己工作上的快乐与不顺。让父母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来。子女们要充分地认识到空巢老人在生理上可能遭遇的危机,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有的放矢地为父母的身体健康做一些实事。

  记者:对于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空巢”社会不可避免要来临。老人应该如何选择养老方式?

  赵国秋:有些家庭对空巢心理准备不足,不愿面对。事实上只有积极正视,才能有办法。老年人应当多读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充分调节自己的情绪,乐观对待生活。其次老人要重燃激情,找回感觉。多和年轻人接触,不断学习,不能和社会脱节。

  目前有一些社区开展低龄志愿者为空巢老人提供“话聊”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可以让老人的心情得到舒缓,减少心理疾病。老人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养老方式。

  记者:对新兴的养老模式怎么看,是否符合老人养老心理,今后应当怎样发展?

  赵国秋:中国社会养老不仅需要政府投入,更需要用市场手段来调动大量的社会资源。

  新型养老模式是老人在社会养老中的一种突破,但更多的模式应当由政府适当引导。比如说在有条件的农村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批试点,以村集体出面,根据村庄规划,利用现有的宅基地,统一新建或改建一批价廉物美、具有农居特色的“公寓”,租给城里老人,这样既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会带动农村服务业发展。同时应建设农村配套设施,改善交通、医疗条件,提供老年人娱乐、社交的活动场所等。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视点 A0004 走适合自身的养老之路 2007-4-24 钱江晚报a00042007-04-24000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