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4版:科教·发现新闻
3  4  
PDF 版
· 全球变暖,植物的“后天”在哪
· 美宇航局首次公布太阳三维图像
· 神奇药片可治2000种遗传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全球变暖,植物的“后天”在哪
专家呼吁:成立种子库,保存植物的种子和基因
  倘若气候继续变暖,地球将会怎样?好莱坞影片《后天》以特效制作“设想”末日浩劫,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国际植物学界,全球变暖对植物有多大影响已有了明确的回答:平均每10年向极地迁移6公里。

  中外植物学家日前在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上公布了这一信息。这不是一个推测数字,而是多个国家和地区科学家通过对1700多种植物长期跟踪观察得出的结论。

  全球变暖,植物学家觉得“冷”

  人们每天可以感受到植物给予的“温暖”:为人类提供食物、医药、能源、衣物和居所,而且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二氧化碳,排放氧气,供人类呼吸。植物,无疑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之一。

  世界著名植物学家、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任彼得·雷文说,当全球气温上升2.5摄氏度时,将会给地球带来干旱、重大自然灾害等一系列变化。

  雷文拿出数据解释:近500年来的记录表明,平均每年超过1000个物种消亡;而对之前650万年的研究表明,平均每年约100个物种消亡。可见,物种消亡的速度在加快。还有数据显示,到本世纪末,全球变暖将导致植物物种灭绝速率显著提高,预计1/2的植物面临生存威胁,甚至有2/3的像常见林木一样的高等维管束植物可能消失。

  以生长在中国三峡地区的巴东木莲为例,这种名贵的常绿乔木,性耐阴,喜暖湿气候和肥沃土壤。唐代白居易曾有诗赞美:“如折芙蓉栽旱地,似抛芍药在高枝”。但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主任黄宏文透露,这种过去主要分布在高海拔的湖北神农架林区植物,由于气候变暖,现在已向北推移至亚热带地区生长,处于濒危境地。

  植物的“后天”在哪里?

  据植物园保护国际粗略统计,目前在地球上的植物共有50多万种,包括生活了千万年的约40万种高等植物和10万种尚未被发现和记载的植物。

  黄宏文介绍说,按照现在的温度变化趋势,如果100年后全球气候继续变暖,植物只有3个出路:一是就地适应环境,这将是一个时间跨度达千百万年的漫长过程;二是植物迁徙,但由于不像动物可以走动,加上城市化、森林破坏等人为干扰,植物要依靠种子或花粉来迁徙受到了较大限制;三是山顶上、岛屿上、大陆板块上等的植物“无处可逃”,只有灭亡了。

  黄宏文指出,全球变暖后,迁地保护已日益成为未来植物多样性安全的主要保障,建设植物园正是一种重要选择。目前全球有60%的生存受威胁植物在原产国得到迁地保护,其中有10%成功重返大自然。他建议从长远出发,尽早把横断山脉地区和滇贵川地区作为未来中国植物的避难地加以规划建设。

  全球共建植物园保护体系

  “更重要的是,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没有一个国家的植物园是孤立的。”黄宏文强调说,“参照植物园保护国际的相关标准及规定,中国正规划建立一个国家级植物园网络体系,整体提升植物园物种保护水平。”

  专家们认为,全世界的植物园和植物研究所应当联合起来,成立种子库,保存濒危物种的种子和基因。据了解,目前南美、中美、澳洲以及南部非洲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区域性种子库网络,但是北美等其他地区的进展还显得较为滞后。在中国,位于云南境内的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即将于今年8月建成。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科教·发现新闻 D0014 全球变暖,植物的“后天”在哪 2007-4-25 钱江晚报d00142007-04-2500021;48257178002CE173482572C700199BD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