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浙江省收藏协会副秘书长王玉在“二百大”杭州收藏品市场开有一个“鉴青斋”的店面,前几天,他收藏了四十件铁制农具,这件事还上了央视。
本月初,王玉在市场内的一楼地摊上,看到了几件锈迹斑斑的铁器,这些铁器和历史书上记载的汉代铁农具一模一样,里面有钁、锸、犁、斧等六种农具共计10多件。
摆摊的李某和王某是余杭苕溪畔的土桥湾村民,王玉了解到,这些铁器是3月中旬,土桥湾村在疏浚村边铁路旁的河道时,无意间挖掘出来的。刚挖出来的时候,被施工队随意丢弃在河堤上。村民说:“铁器都生锈了,所以放在那里,几天没人理,如果是铜器的话,早就被人抢了。”后来,村里有几个懂文物的村民根据文化层和伴随出土的汉代陶罐碎片推断,这些可能是汉代的铁农具。王玉在地摊上看到这些农具以后,立刻想它们买了下来,他问摊主李某和王某家里是否还有没带来的农具,得知他们手头上还有20来件铁农具。王玉告诉他们,他要收集这批文物,他们开多少价,他加倍收购。本来五六十元一件的农具,农民要价都超过了100元,最高的将近200元。
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王玉陆陆续续收到了剩下的20来件铁农具,一共40件,前后共花了好几千块钱。杭州在汉代的时候农业就很发达,但是因为气候潮湿等原因,铁质农具很容易生锈,所以保存到现在的汉代铁器并不是很多。土家湾出土的这批铁农具大多保存完好,有几件农具的銎中,还残留着木质把柄。这40件农具有镢、锸、犁、斧等种类。
王玉说:“铁器的出现具有划时代意义,它的出现结束了青铜器的统治时代。这些可是宝贝啊。“王玉先生收藏的这些铁农具到底是不是真家伙,有多大价值,本报将约请有关专家进行鉴定,读者也不妨给它估个价,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读者自己有什么宝贝想亮一下,请写信到钱报文艺部《淘宝记》收,或者,在钱报网络版“收藏部落”发帖。
本报见习记者 竺军伟 本报记者 金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