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你们村,谁飙的歌最亮?
· 推选村庄及歌手名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你们村,谁飙的歌最亮?
本周日,十多个村子推选的民歌手齐聚杭州,黄龙洞见高下!
  “种文化”的辐射波在扩散,乡村的文化激情在传递,而近日,选拔“咱村的歌王”成了不少村庄的时尚群文活动,连村里的小孩都哼起山歌了

  本报讯 在浙江省农民“种文化”百村赛的影响下,浙江众多乡村的文化热情得到了激发,而由本报、省音协主办的“寻找最浙江的声音”原生态歌唱擂台赛成为了一个有趣味的平台,比拼民歌、比拼珍贵的原生态文化,浙江的农村开始行动起来了!

  这些天本报“种文化”的多篇报道,在省内的乡村里激起了阵阵波澜,在当地已经成为了话题。而与浙江众多村庄相关的寻找浙江原生态歌唱活动开通的报名电话0571-85310741变成了一个倾诉的渠道,农民们响应并参与“种文化·寻找最浙江的声音”的热情十分高涨,这些电话多数是介绍他们村这些日子推送原生态歌唱能手活动情况的,多数是想要来参赛的,也有惋惜于本地原生态民歌的几近失传、无力来杭登上PK大舞台的。

  到昨天为止,已经有20多个村来报名参加这次PK,经过本报和省音乐家协会的初步筛选,已经确定了10个村推选的11个节目参加本次活动。而参与的村还在陆续增加中。

  “村民挖掘、演绎自己乡土的音乐元素,这也是一种‘种文化’,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所以选拔的时候得十分慎重,不能我们拍拍脑袋就定下来。” 嘉善丁栅沉香村一名村干部对记者说,村里专门为了我们这次参加擂台赛而举行了田歌选拔赛,本来只想选一名田歌手,但是村里的好手实在不少,选出的顾秀珍、王品珍两人都是强中强,难分高下,所以村里决定派她们俩共同来参赛。

  像沉香村这样的村并不在少数。有节目入围本次擂台赛的乡村,纷纷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内部选拔比赛:有村委牵头举办的海选;有热爱唱歌的村民们自发组织的淘汰赛;还有村里元老们通过民主投票推举出来的。无论是什么方式,选出来的歌手的水平,都能让本村的人们心服口服。

  “自从村里传出要参加的消息后,连路上哼唱马灯调的小孩都多了起来。”宁波镇海区庄市联兴村的歌手杨炀惊喜地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村还从来没有能走出来参加省里正式比赛的人呢,这次,村民们都盼着比赛早点开始,到处在打听在哪里比赛、啥时比、怎么样才能看得到。村里还有个拍婚庆的人说了,他愿意义务把我参加这个比赛的全过程拍下来!”

  4月29日周日的上午,这次“寻找最浙江的声音”首场擂台赛将在杭州黄龙洞民俗园上演。届时,在这个宽达10米的露天大舞台上,来自全浙江东西南北农村的民间好嗓子们,要把自家的民歌最浙江的一面狠狠地亮出来,也努力把各自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种”得更加健壮。 本报记者 屠晨昕 郑琳

  推选村庄:温州龙湾永兴街道永民村

  代表选手:“高音王”方德强

  演唱民歌:“叮叮当”

  “叮叮当,喽喂,叮叮当;三角门外,喽喂,古老堂;松台山上,喽喂,仙人井;妙果寺里,喽喂,朱头钟……”在温州农村的田埂旁、河岸边,处处都能听到这四句形式三句歌词的悠扬、质朴的歌声。这就是“叮叮当”。这自古以来就在温州一带广为流传的童谣,如今下至3岁小儿、上至七旬老者都能哼唱。

  推选理由:当在钱江晚报上看到“种文化·寻找最浙江的声音”活动的消息后,永民村当地引发了一场热议。谁能够代表“叮叮当”来参加这次比赛?最后,村民们推选出了58岁的小企业主方德强。

  为什么推选方德强?永民村的村民告诉记者,在永民村,方德强唱“叮叮当”是最有名气的。小时候还不会说话时,方德强就能“咿咿呀呀”地哼唱“叮叮当”了,而到了五六岁,他一唱起来会让路上的行人都驻足聆听。这个六兄弟里的老三,后来转行卖灯具、卖皮鞋,直到现在合伙开纸管厂,他依然没有丢掉这个习惯。有一次,在温州江南大酒店里,同村的一个小伙子唱歌,遭到一个城里人挑衅,两人斗起了歌,比谁得到的掌声热烈。同乡把方德强叫了去,他一开嗓,那个城里人就认输了。

  “在我们村,大伙常常划着小船,喝着自酿的米酒唱‘叮叮当’。”方德强说,“这次来杭州唱歌前,我也要喝点白酒,这样就能放得开!”

  推选村庄:嘉善丁栅沉香村

  代表选手:“飙歌姐妹”顾秀珍、王品珍

  演唱民歌:嘉善田歌

  嘉善田歌是浙江民歌中的主要品种之一。由七种不同曲调组成,曲调极富江南水乡特色。歌词多用“吴音俚语,谐音双关”。2005年嘉善田歌入选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各个村镇的田歌文化如同被唤醒的睡美人重新焕发青春。

  推选理由:看到本报的“种文化·寻找最浙江的声音”活动的消息后,嘉善丁栅沉香村的村民坐不住了,立刻推出两张“王牌”,田歌高手顾秀珍和王品珍,来和全省的民歌高手一争高低。

  丁栅镇文化站负责人刘学忠告诉记者,沉香村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有过不少“田歌班”,当年顾秀珍姐妹和已故的田歌大师沈少泉组成的田歌班甚至把田歌唱到了北京。时至今日,还有很多周边地区的村民慕名而来,向顾秀珍拜师学艺。去年5月,丁栅镇举办了一个田歌节,67岁的顾秀珍和她的徒弟们很拉风地站了满台,一起飙歌。

  

  推选村庄:宁波庄市联兴村

  代表选手:“段子王”杨炀

  演唱民歌:宁波小调

  在过去,除了甬剧外,宁波各个地区都流传着用宁波话演唱的小调,每逢婚嫁节庆,人们就会自发地哼唱起这些朗朗上口的曲子。这些小调就像古代的曲牌一样,在大致相仿的旋律节奏上填上五花八门的词。

  推选理由:如今,还能原汁原味地演唱正宗宁波小调的人已经不太多了,庄市联兴村的杨炀就是其中之一。今年38岁的他从小就喜欢听周围的大人唱小调,2000年的时候,他和庄市联兴村文化站的人一起,走访了附近几十个能唱小调的老人,让他们把年轻时代唱过的词,从尘封的记忆里重新挖掘出来。所以,看到本报推出“种文化·寻找最浙江的声音”活动后,庄市联兴村文化站的工作人员立马推荐了杨炀。

  庄市文化站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为了把资料尽量完整地保存下来,杨炀甚至连那些在闹洞房时候唱的“段子”也没有放过。杨炀现在有一个个人录音棚,空闲的时候就把自己唱的小调录下来。

  本报记者 屠晨昕 郑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 D0001 你们村,谁飙的歌最亮? 2007-4-26 钱江晚报d00012007-04-2600031;3332826EBCA9188C482572C80045A14C;48257178002CE173482572C8003B21D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