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5版:每日新闻·民生
3  4  
PDF 版
· 这个道口慌兮兮
· 老爷车驾临杭城
· 西溪二期芳容可期
· 家门口办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西溪二期芳容可期
  ■本报记者 章晴

  

  本报讯 自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于2005年“五一”开放以来,杭州旅游迈入了“双西共舞”的新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的舞步越迈越娴熟,越跳越生动。

  昨天,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二期再次吹响号角,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动员大会上表示,二期工程力争在今年10月1日“有限开园”、确保今年年底基本完工。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二期工程总面积约4.89平方公里。二期“有限开园”的范围主要包括:沿花蒋路两侧的历史文化景点、民俗景点,包括高庄、茭芦庵、曲水庵、洪钟别业等历史文化景点,河渚街、蒋村集市等民俗风情景点,还有湿地植物园以及文三路延伸段的科普生态堤,约占二期工程的60%以上。

  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野、冷、幽、静”是西溪独特的禀赋,其建筑也同承一脉。一方面,50年以上有保护价值的老房子,要“应保尽保”、“修旧如旧”;对一些文化遗址,要在科学论证基础上适当恢复;另一方面,对建国以后修建的农居,要“有所去留”,有选择性地加以保护;至于必须增添的建筑,则要坚持与湿地环境相协调,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既赏“西溪景” 又听“西溪话”

  今日西溪的旖旎风光与原住民的奉献密不可分。在昨天的动员大会上,王国平特别提出要做好拆迁户的回迁安置工作,确保征迁补偿费及时足额到位,搞好农转非人员的社会保险。

  为此,有关部门打算借鉴吴山景区综合整治成功经验,拿出一部分服务设施返租给原住民经营,让游客既能看到“西溪景”,又能听到“西溪话”。同时,还要返聘一部分原住民从事旅游业和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变“种稻”为“看稻”,变“养鱼”为“钓鱼”。

  拟评“西溪十景”

  二期的重点是“一馆”(中国湿地博物馆)、“两中心”(湿地科研中心、湿地科普中心)、“三区”(莲花滩、千金漾、朝天暮漾三个观鸟区)、“四园”(湿地植物园、自然体验园、西溪农事园、生态渔业园四大科普园)、“五站”(环境监测站、水循环实验站、气象观测站、候鸟环志站、野生动物救助站五大科技站)和“一街”(河渚街)、“一市”(蒋村集市)、“两堤”(绿堤和福堤)、“两园”(高庄和洪钟别业)、“两庵”(曲水庵和茭芦庵)。

  在如此琳琅满目的景点中,有关部门设想通过评选“西溪十景”,扩大西溪影响,让西溪湿地相伴西湖“再活”一个两千年。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民生 A0005 西溪二期芳容可期 2007-4-26 48257178002CE173482572C800418B3E;钱江晚报a00052007-04-2600029;钱江晚报a00052007-04-2600030;钱江晚报a00052007-04-260003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