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3版:每日新闻·时评
3  4  
PDF 版
· “房价杀手”成为新首富的启示
· 奇思妙语
· 别拿“国际惯例”
敷衍消费者
· 与“金瓶梅”攀亲是弄巧成拙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与“金瓶梅”攀亲是弄巧成拙
  城市因为历史而有厚度,历史也因为城市得到更鲜活的传承,一如苏东坡与杭州苏堤,杨玉环与西安华清池。

  但好好的一个地方,愣被拉郎配似的与一本小说,尤其是有“成人内容”的小说结合在一起,便让人不舒服了。

  昨日,新华社披露:经过三年开发建设、总投资2000万元的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古村落近日全面对外开放。为招揽更多游客,当地旅游开发企业竟然以“金瓶梅遗址公园”为古村落做宣传。消息一出,网上质疑一片。

  也难怪众人不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旅游休闲的境界也越来越高,讲究“在旅游过程中产生愉悦的心理和审美情趣”。古徽州白墙黛瓦,阡陌池塘,原本在驴友心目中极具好感,宏村、西递更是被驴友评为“此生必到”旅游目的地之一。你只要说明白:西溪南村是千年古村落和古徽州的商业重镇,现在还保存有古商业街道、古巷弄、祠堂、古桥、10多处私家园林和百余所古民居,包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绿绕厅”和“老屋阁”等罕见的徽州古代建筑精品等等,包管引来如潮人流。

  但现在,却硬生生与《金瓶梅》牵扯到了一起。尽管你有村民考证说《金瓶梅》故事是以西溪南大盐商吴天行的“十二楼”为原型撰写的,但稍有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金瓶梅》是一本虚构的文学作品,不可能有所谓遗址。如此牵强附会,必定是想借助《金瓶梅》所映射的特殊的成人话题来招徕顾客。

  顺应游客“普遍的审美情趣”,是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严守的底线。如此打着开发历史资源的旗号亵渎自然和历史的招数,是典型的弄巧成拙,难怪遭到公众的唾弃。

  ■蒋梦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时评 A0003 与“金瓶梅”攀亲是弄巧成拙 2007-4-26 48257178002CE173482572C70048E87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