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2版:每日新闻·视点
3  4  
PDF 版
· 我国新添10种职业
· 十大新职业服务类居多
· 劳动部
就“洋快餐用工事件”表态
· 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
高技能人才短缺
· 十大新职业
· 四问大学生就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4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
四问大学生就业
  国务院在京召开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前夕,新华社记者专访了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

  一问:何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

  学生司负责人(下称“学生司”):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还是源于结构性的矛盾:一些大学生求职面临一定困难,而很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现象可以概括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

  二问: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都倡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但海南、黑龙江等地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却陷入困境。如何看待?

  学生司:这些计划的意图是好的,方向是对的,但启动得比较早,要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时代的发展来逐步完善。当然,要从根本上化解这一结构性矛盾,必须依靠更加合理的制度环境,进一步解决编制、经费以及人事、用工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问题。

  三问:各级政府应如何努力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学生司:一是扩大“增量”,通过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增加就业岗位,特别是要开发和创造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二是激活“存量”,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以及城市社区、农村地区吸纳大学生就业。三是促进“对接”,搞好公共就业服务,培育并规范市场,促进“人岗匹配”。

  四问:前不久,大学生当搓澡工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更早还有名牌大学毕业生卖肉、擦皮鞋、卖鸡蛋的。如何评价这些人的就业选择?大学生这种“低层次就业”是不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就业难?

  学生司:其实没必要大惊小怪,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现在大学生找一个工作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个学生家长都满意的“理想”工作。我们要看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看似不起眼的工作起步,脚踏实地奋斗,实现了人生价值。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视点 A0002 四问大学生就业 2007-4-26 钱江晚报a00022007-04-26000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