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1版:每日新闻·亲历
3  4  
PDF 版
· 废弃煤洞险吞人命
· 来吧,我们给你机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废弃煤洞险吞人命
农妇失足被困一昼夜 村民呼吁尽快填埋此类陷阱
■本报通讯员 胡晨敏 陈璇
  废弃煤洞险吞人命

  农妇失足被困一昼夜 村民呼吁尽快填埋此类陷阱

  ■本报通讯员 胡晨敏 陈璇

  “那个煤洞很深,起码有十几米,我走路的时候,根本没看见那个洞,一脚踏空跌进去的时候,总觉得怎么还不到底,怎么还不到底……”

  昨天,躺在病床上的朱红英对于三天前发生的事情还是心有余悸。对于自己能被救上来,她一个劲地说:“太走运了。”

  一脚踏空掉进洞里

  4月23日上午9点,衢州石室乡下石埠村56岁农妇朱红英去村子后面的苞箩岭采野果。她边走边采,走到一个草木茂密的山坡时,突然一脚踩空。

  我从惊吓中清醒过来时,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很深的洞,头顶洞口有一点微光。洞中没有水,也没有尖石块,所以我只觉得浑身疼,没有伤口。我试着往上爬,但洞很陡,根本爬不上去。我就大声喊“救命”,没有人回应。我为了增大音量,用柴刀割下脚上雨靴的鞋筒当喇叭,可是,我的嗓子都喊疼了,仍然没有人答应。

  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我能听到上面洞口处不断有找我的人经过,还听到警车的声音,可就是没人听到我的声音。

  天黑下来了,越来越冷,后来还下起了雨,洞里小得转不过身。我半蹲在那里,又饿又渴又冷又害怕,全身都疼。我想,我要死在这洞里了。

  几次经过洞口没听到喊声

  朱红英的家人说,以前她出门干活,下午5点左右肯定回来了,但这次到晚上6点还没有回来,家里人和几个村民就开始漫山遍野地寻找。找到晚上11点钟,还不见人影,家人便向石室乡派出所报了案。民警们也一起来帮忙找。

  那夜风大雨骤,村民们几乎找遍了附近的每一座山头,甚至找到了十几里外的邻村。谁也没想到,她就在离村不远的那个废弃煤洞里,事实上,村民们有数次经过她掉落的深洞附近,但都没有听到她的喊声。

  草丛下传来微弱“救命”声

  天很快就亮了,经过一夜的寻找,大家都很疲惫。准备返回时,雨渐渐小了,有人提出在附近再仔细寻寻,并安静地听听是否有声音。

  朱红英的小叔和几个村民再次经过朱红英坠落的煤洞附近,他们隐约听到了一声细细的“救命”声,几个人连忙寻着声音找了过去。经过一条狭窄的小道,拨开齐腿高的野草,一个窄窄的洞口出现在了他们面前。从洞里传来的声音,正是朱红英的!

  这个洞很深,我们把两架4米长的梯子绑在一起放下去,依然伸不到底。最后,我们又在梯子上系上了绳子,由一个人爬到洞底,用绳子绑住已经无法动弹的朱红英,把她拉了上来。这样来回折腾,就花了3个多小时。

  上午9点多钟,朱红英被抬上了120急救车,送往衢化医院。

  在洞里困了一天一夜的朱红英冻得够呛,上来时浑身颤抖,说不出话来,手上的皮肤也因为脱水显得皱皱巴巴,并且泛白,嘴唇干裂。医院里的护士先给她装上了热水袋,让她暖和过来以后才把她送进急诊室检查。

  这次意外跌落造成了朱红英腰椎骨和肋骨骨折,全身多处擦伤。经医院及时救治,朱红英的伤情得到稳定。

  遗留煤洞如同陷阱

  昨天下午,笔者在村民的带领下,来到朱红英出事的现场。

  朱红英跌落的那个洞离上山大路不过20来米的距离,周围树木和野草繁茂,从外面根本看不到这个“陷阱”。笔者试着往里扔了一块石头,大约3秒后才听到石头落地的声音。

  离这个洞不远处,还有一个入口直径更大的洞,洞的附近也长满了草,深度大约有七八米。据村民介绍,上个世纪50年代,这里曾经开过煤矿,而这些深浅不一的煤洞,就是那个时候留下的,已经几十年了。在这次意外之前,也有村民和牛掉进洞里过。

  “这些洞留在这里实在是太危险了。”村民说:“最近上山挖笋、采果子的人多了,这些洞又有野草打‘掩护’,人们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这些洞不填埋。”

  衢州市国土局地矿处工作人员说,这些煤洞属于遗留问题,政府目前也在逐步治理填埋,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再加上现在山上草木茂盛,导致很多煤洞的具体位置无法确定,就留下了这种“陷阱”。

  这位工作人员说,他们将尽快填埋已发现的两个煤洞。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亲历 A0011 废弃煤洞险吞人命 ■本报通讯员 胡晨敏 陈璇 2007-4-27 钱江晚报a00112007-04-2700014;钱江晚报a00112007-04-2700018;钱江晚报a00112007-04-2700021;48257178002CE173482572C900283849;钱江晚报a00112007-04-27000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