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6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打车刚好3公里
为啥要收11元
· 扑通!扑通!
· 到太子湾找朋友
· 给“牛皮癣”一点颜色
· “一把抓冠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给“牛皮癣”一点颜色
环卫工背调色桶上班,杭州除“癣”不留痕
  ■本报通讯员 胡学文 本报记者 王磊

  

  本报讯 今后,消灭“牛皮癣”也要讲究艺术性了,覆盖“癣症”可不能涂抹得像补丁,也要“修旧如旧”,与原先的墙体颜色保持一致。为此,环卫工人们得和颜色打起交道,他们被戏称为“调色专家”。

  5月起,这样的高标准除“癣”将在杭州主城区推开,“牛皮癣”清除作业将全面市场化,整治任务承包给各保洁公司。

  昨天下午,记者跟随文新环卫所的缪烈平去查看街面上的“牛皮癣”。缪烈平来自江西,35岁,承担着文一西路竞舟路至紫荆港路段、古墩路杭三大桥至西溪路段的除“癣”任务。

  出发前,他拿出了专业工具:一只小铁桶,桶里装了七八个塑料瓶、一大矿泉水瓶的水、一只碗、大号的刷子。“瓶子装了红、绿、青、黑、黄、白、粉红、湖蓝,这七八种颜色能把所有的色都调出来。”

  很快,我们在文一西路的一面黄色墙上,发现两个显眼的办证号码。缪烈平赶紧下车,把白色颜料倒进碗中,再滴了少许黄颜色,用刷子搅拌起来。“好像太白了。”又加了一些黄颜色。毕竟是老手了,试刷了一下,就差不多了。缪烈平却有点不好意思:“颜色的学问大了,就算是白色,都能分出很多种。第一次调,根本不知道该怎么配色。后来边学边做,现在熟练多了,但有时候还是要调好几次。”

  沿着“牛皮癣”边缘,缪烈平刷了一个规整的长方形,抖动手腕,刷子上下翻飞,一分钟不到,黑色的办证号码就看不见了。

  每天这样的刷抹,缪烈平要重复两三百遍。他有点担心:“夏天‘牛皮癣’就会多起来。”为了刷“牛皮癣”,一个月要用完两大桶颜料。

  

  对于即将铺开的高标准除“癣”,杭州市城管办提出了“一刮、二铲、三清除”的要求:清除后不出现“残标”,不留粘贴痕迹,尽量不损坏建筑和颜色。保洁公司要明确责任地段和责任人,每天上午8点前完成第一遍整治清除,8点以后进行巡回保洁,做到即时发现,即时清除;“牛皮癣”滞留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现场 A0006 给“牛皮癣”一点颜色 2007-4-27 48257178002CE173482572C9004AC96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