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5版:每日新闻·桥梁
3  4  
PDF 版
· 杭州白领
爱煞“跳蚤宝贝”
· 为搞清它爸爸是谁
光抽血就折腾了一星期
· 和风细雨抚平孩子“心伤”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为搞清它爸爸是谁
光抽血就折腾了一星期

  ■本报通讯员 王菁 鞠立嘉

  本报记者 王燕平

  

  本报讯 犀牛皮厚,所以,要给犀牛打针、抽血,得动点脑筋。折腾了整一周,昨天下午,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总算顺利采集到了一头公犀牛和小犀牛的血。这是为了给小犀牛做亲子鉴定,并建立我国首个犀牛DNA基因库。

  小白犀牛出生快3个月了,这也是我国首次成功繁殖白犀牛。可是,到现在,大家还搞不清楚它的爸爸是谁。园里本来有3头公犀牛,分别是1号、3号和5号。根据排除法,分别从1号公犀牛和小犀牛身上抽血,送到设在浙大的国家濒危野生动植物总质基因保护中心,进行DNA鉴定。

  犀牛身上的皮一般有2~3厘米厚,最厚的地方有5厘米,比普通的鞋底还厚,再粗的针都扎不进去。所以只能找它皮最薄的地方:耳朵。尽管如此,还得用特大号的采血针。

  最近一星期,兽医院的工作人员天天与两头犀牛打交道,给它喂草、挠痒、摸脑袋,建立感情。昨天下午,饲养员先用青草把1号犀牛引到边上,拿着采血针的医生看准时机,抓住它的耳朵就扎,可犀牛的头老是动来动去,扎了半天都没扎进去,还差点把医生拖下围墙。后来,工作人员用厚厚的毛竹片给它挠痒,这种服务犀牛很享受,很快就一动不动了,采血总算成功。

  小犀牛却不吃这一套,采血医生和几个工作人员只能在笼舍内追着跑,还得提防会不会把笼舍外的犀牛妈妈惹火了。

  两头犀牛各被抽血1.5毫升,估计一周后鉴定结果就会出来。这将是我省首例野生动物DNA基因库,可防止野生动物近亲繁殖,保护种群健康发展。目前国内只有大熊猫和东北虎建立了DNA基因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桥梁 A0005 为搞清它爸爸是谁
光抽血就折腾了一星期
2007-4-29 48257178002CE173482572CB0047D68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