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伴随网络而生的80后作家及网络文学,是近年来文坛争议的焦点之一。昨天,包括北大教授王岳川等在内的一批文学批评领域的“大腕”出现在浙江工商大学,召开“新世纪文学批评的构建”学术研讨会,他们同样关注到这些问题。
武汉大学教授昌切认为,今后中国将出现两个文坛,一个是以人民文学出版社、《收获》杂志、作家协会等构成的传统文坛,一个是以网络为核心的80后文坛。
80后:文坛“超女”现象
虽然不得不面对80后作家的崛起,但一些学者仍然无法将他们与传统作家等同视之。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斌形容自己就是“被当下文学给吓跑的老古董”。在他看来,在零门槛的网络写作背景下,许多文学作品成了个人体验的一种宣泄,而没有对民族、人性等更深刻的问题进行探讨。徐斌给它们总结了“四有四无”:有作家无名士,有作品无人物,有热闹无感动,有炒作无积累。
因为这些观念的差异,新老作家之间经常爆发“你守旧”、“你无聊”之类的争吵。“其实80后的出现和超女的走红是同一个道理。”昌切说,“他们都是被同龄人捧红的,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当你过了这个年龄,就不会再回头去看。”
网络文学批评就一个字:顶!
据此昌切提出两个文坛之说,他认为发生于新生代作家韩寒与老作家白烨之间的“韩白争”就是两个文坛差异的集中表现。“白烨说韩寒进入了市场,却没有进入文坛。而韩寒却说在网上发表文章就是进入文坛。其实这两个文坛所指不同。白烨所说的文坛是指传统文坛,即韩寒没有在《收获》等业内公认的杂志上发表过文章,就不能算进入文坛。”
传统文坛以严格的准入制度闻名,“而80后文坛则更像一个文化市场,在网络的支撑下由新媒体与文化市场共同构成。”“这是两个圈子,没有必要一定要用传统文坛的标准去要求80后文坛。这和超女是一个道理,你不能用专业水准去要求参赛的女孩子,它有它自己的一套规则。比如在网络文学界就没有文学批评家一说。长篇大论的文学批评在网上的表现只有一个字:顶!这就是网络文学评论!”
新星也许就在这里
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摩罗及昌切都对新生的网络文学及80后作家寄予希望。虽然摩罗说因为年龄和背景的差异他很少看80后作家的作品,但他看中网络文学的生产方式,“它有可能改变甚至消融原有文学作品主流产生的模式,当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冒出更多的火花,未来必然会产生高价值的作品及作家。”
本报记者 俞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