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4版:每日新闻·大讲堂
3  4  
PDF 版
· 全球化背景下的
中国经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5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王振中
全球化背景下的
中国经济

■本报记者 陈骥 本报实习生 陈瑶 整理 本报通讯员 唐光峰 摄影
  马克思墓碑上有两条语录,一条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一条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一句震古烁今的至理名言,可以作为一切伟大的政治经济学家的座右铭,也应该作为我们经济学人的座右铭。

  全球企业并购

  与贸易保护抬头值得关注

  近几年全球化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资源配置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大,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程度不断提高,市场化经济改革的趋势不断加强,政府管制的各种措施不断放松,各种投资和交易方式不断翻新。

  在全球化的过程下,有几个特征值得我们注意,这就是当前全球企业的并购创造了新纪录,特别是2006年,达到3.9万亿美元,跨国并购的领域集中在银行、港口、能源。

  近两年来,中国的海外投资是引人注目的,比如中石化股份公司收购了俄罗斯一家石油公司,投资达到35.6亿美元;中国建设银行以97.1亿港币收购了美国银行亚洲股份公司。我们国家对外投资去年达到161亿美元,全球排名由2005年第17位上升到第13位。

  这种趋势既影响到中国的开放也影响到中国的海外投资。因为与此同时,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这里有两个动向值得我们关注,一个是澳大利亚政府被迫永久性地将能源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在5%,以平息公众和政界对敏感的战略能源私有化问题上日益增强的反对声。第二是俄罗斯政府打算要求杜马重新审查20世纪90年代与外国公司签署的合作开采能源的协议,称此举有损于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为什么这两个消息我说大家要引起注意,是因为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约束是个非常严重的挑战。

  中国经济的总体表现

  基本令人满意

  我们国家1992年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后,一直到2001年加入WTO,到现在经济方面取得非常显著的成就。对于这个成就的判断体现在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我们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

  在中国加入WTO前期,理论界比较主流的意见是中国入世短期内有弊长期有利。大家都比较担心中国入世的头几年,经济增长会遭到重创。但实际的发展不是这样的,我们的经济增长率一直在9%以上,去年国家统计局出来的数字是10.7%,外贸顺差1700亿美元。

  现在还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在世界上倡导自由贸易的是中国的理论家,外国的理论家在这个方面反而在后退。因为中国入世以后,特别是制造业方面中国尝到了甜头。

  我们谈到了WTO、增长率、外贸出口,这些还都是表面现象。关键是人们的生活状态一定要得到进一步改善,这就是现在的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一定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甜头。现在,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纯收入都在逐步提高。

  一方面,就业水平在不断提高,今年新增就业人员1184万,新增就业岗位的80%来自于个体私营经济。

  第二个大家要注意的是,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提高。到去年为止,城镇的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民是3587元,同时各种保险,特别是农村低保制度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都在逐步扩大。

  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政治学上有一个理论,说一个国家政策的改变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外压反射型,这个国家的政策是由外来的压力来进行调整和改变,最典型的是日本,美国一压他就调整;第二个是内压反射型,最典型的是美国,美国的政策调整基本上都是因为有国内的利益集团的压力;第三种是内外压综合反射型,典型的是中国。包括农村医疗制度,包括社保、低保政策的调整等等,都是我们内部的原因。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政策人文气息更加浓厚。

  现在中国和国际交流不断加大,因此国际上对我们有一个压力,最大的压力是“中国是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因为中国入世的时候承诺了很多东西,美国人就在想中国会不会实现承诺。

  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明年是改革开放30年,取得成就的原因我要在这里讲讲。    

  第一,我们的政局稳定。

  第二,我们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基本制度。如果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明确,这个国家的发展一定会动荡,现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对我们国家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四,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我们在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后,我们在国际上的发言权不断得到加强,特别是多哈会议,中国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就,在世界农产品谈判中的主导权非常大。

  第五,是我们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又体现在两个政策上,一个是双稳健的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第二个是双减,减少中央预算赤字和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前者保证了宏观经济的连续和稳定的增长,后者特别是减少长期建设国债,使民营企业有更大发展空间。

  我国经济发展

  存在的主要问题

  看到了成绩,肯定也要谈到问题。我们应关注五大失衡现象:

  对外经济失衡

  我们来看一下2006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和逆差。对美国的顺差是1442.6亿美元,对欧盟是916.6亿美元,因此,我们国家如果发生贸易摩擦,最主要就是美国和欧盟。

  对于中国台湾地区及日本、韩国则是逆差。对于台湾的逆差是663.7亿美元。这是国家的一个战略,从经济上牵制台湾。对日本的逆差是240.8亿美元。为什么最近两三年日本对我国的经济不太像过去那样乱说话了?就因为中国在某种程度上使日本的经济得到缓和,这个贸易顺差和逆差的结构是我们将来制定外贸政策和外交战略非常关键的路线图。

  那么,是谁创造了这么多的顺差和逆差?2006年创造顺差最多的是外商投资企业。

  这里也出现了一种新情况——我们国家的出口产品尽管是和外商合资生产的,但是如果这种产品返销到外商所在国的话,我们也会遭到反倾销的诉讼。

  外商合资企业的顺差是如此之多,第一说明了我们参与国际分工非常深,第二说明对于外需依赖度非常深,第三说明我们的内需还需要大力挖掘。

  2006年非金融领域的外商投资企业下降5.8%,这不是主要问题,因为尽管下降了,但是实际利用外资还是增长了,但有一个变化我们要特别注意——日、韩、美、英企业对华投资下降,特别是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几乎下降了30%,这个和中日之间的关系以及日本人对中国经济的判断密切相关。

  还有一个是外资的并购,特别是凯雷收购徐工、法国SEB收购苏泊尔等,这些制造业的并购在国内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还有外资参与金融业等,这就引起我们国家外资并购政策的变化。特别提出对非金融类重点行业、驰名商标和中华老字号的外资并购实行严格审查,以行业审查和股权比例控制提高了准入门槛。但实际上我认为争论焦点有两个:第一,中国的民族工业出路是什么?是不是只有合资这一条路?第二,如何解决合资企业的控制。我们建立合资企业的目的是什么?第一我们需要它的技术,第二是需要它的资金,第三我们需要它的管理经验,第四我们需要它的销售渠道,而在这些方面很难用50%对等的股权来进行控制。所以怎样解决合资企业中对企业的控制力问题,我们值得深思。

  如果这个企业的产品是内销的话,我不占50%,我对企业也可以控制,因为中国的销路我很熟,但是如果这个企业的产品是外销的话,那么即使我占了50%的股权,也控制不了企业。实际和理论不是一回事,我们一定要清楚。

  技术创新失衡

  温家宝总理有一段讲话,是讲创新能力建设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说我们是世界工厂,其实是世界加工厂,只有绝大多数产业成为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了,才可能叫世界工厂。

  财富分配失衡

  有一个社科院的调查报告引起了我的关注。

  社科院在10个城市,对150个富裕的家庭、150个贫困的家庭进行调查,结果这300个家庭都对当前的收入分配不满意。

  富人不满意,他说应该给穷人提供最基本的医疗和上学的待遇。为什么?不然我们感到不安全。是的,如果一个富人站在500个穷人中间是会感到害怕的。

  但是穷人的思维也在发生变化,穷人并不希望劫富济贫,他是希望获得公平的竞争机会。

  这个应该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特别是江西一个下岗工人老张20年的家庭收入状况更引起了我的注意。20年的时间里,老张一家的总收益是275688.92元,其中包括工资、奖金、银行利息、做小生意赚的钱以及收酒瓶、废纸、破烂赚的钱。支出总计为:273567.70元,其中儿子支出就有198336.50元之多,占他们全家总收益的72.5%。其中他儿子读高中花了12186元,读大学(5年)花了92589元(包括给儿子买电脑8500元)。老两口20年总支出75231.8元,占全部支出的27.5%,平均每年支出3722元。这老两口基本没有什么储蓄。你想想,他们怎么在过日子?

  我们国家去年的贫困标准是人均收入692元,过去讲农村贫困,实际上近十年来还有一个城市贫困的问题。解决民生,必须要关注就业和分配。

  发达国家的收入占GDP的比例基本上都在70%以上,而我们国家是相当低的,所以从去年开始,注重了加大百姓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社会保障失衡

  公共卫生保健支出占GDP的比重过低、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过低、公共退休金支出占GDP的比重过低,以及伤害赔偿率的城乡差距都具体体现了社会保障的不均衡。

  环保治理失衡

  我国政府曾提出将万元GDP的节能降耗与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作为两项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但是在2006年都没有实现。

  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前景

  我们必须关注几个问题:

  第一,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特别是我们要关注美国操纵油价的几种手段。美国人为什么关注中国石油在海外的投资,原因是中国在海外的石油投资有80%流入到国际市场,由此影响了美国对国际油价的控制力。

  第二,必须加快政府的职能转化。我举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我们现在要求转变政府职能,但是我们的政府官员很辛苦,一个直辖市的副市长在今年的有关会议上说,他2006年参加了所主管领域的会议280次,必须参加但不是他主管领域的会议180次,此外还参加170次外宾接待,批阅了3400到3500份文件,还不包括真正下去视察工作的时间。这些数据说明,第一他很辛苦,第二说明我们的政府还管得太多。如果我们的政府职能转化到服务上来的话,这位副市长就不会那么累。

  第三,必须要加快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要正确评估自己的经济实力。我们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我们对于自己的评估太乐观了。国力竞争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软实力竞争。这是文化的竞争。在商品竞争方面,我们实力不断增强;在环境竞争方面,我们在努力改进;但在素质竞争方面,我们欠账非常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大讲堂 A0014 全球化背景下的
中国经济
■本报记者 陈骥 本报实习生 陈瑶 整理 本报通讯员 唐光峰 摄影 2007-5-14 钱江晚报a00142007-05-1400018;48257178002CE173482572DA00234A6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