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3版:每日新闻·视点
3  4  
PDF 版
· 援西,不止为寻梦
· 他们为何选择援西
· 浙江4年
560名大学生援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5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援西,不止为寻梦
走进支援西部的浙江志愿者
文/本报记者 李玲玲 摄影/王文娟 赵之恺
  在生活中,经常听到对“80后”一代的质疑声音:诸如在蜜罐中长大、没责任感、不能吃苦、沉迷网络等等。但越来越多的80后大学生却正以自己的志愿者行动纠正着这种看法。4月25日至5月15日是我省2007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报名时间,据团省委统计,截至5月11日,共有645名在校大学生网上报名,志愿到我省服务西部的对口省份四川服务。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支援西部的问题上也更加务实,“理想”、“激情”等不再是大学生援西的驱动力,获得实践经验和阅历成为一些同学援西的动机。

  视点故事

  背了够用一年的牙膏去援西

  沈杨根夫妇 2003年我省首批援西志愿者,曾服务于四川松潘

  

  沈杨根,雷燕红这对今年3月份刚刚步入婚姻殿堂的伴侣就相识在西部,他俩都曾是浙江省首批援西志愿者。

  2003年,他们与其他志愿者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西部计划志愿者公益性社会团体——“大学生西部计划松潘志愿者助学会”,沈杨根任会长。助学会开展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工作,如资助80多名贫困学生、组织“瑶池学子浙江交流计划”联系学生到浙江免费就学、建立“爱心书屋”等等。

  “我们松潘很漂亮,我在那里也收获了爱情。”直到现在,在杭州西博办工作的沈杨根还是说我们松潘,“其实那些事都是我们志愿者应该做的。”提及志愿者时的成就,沈杨根一语带过。

  “那段经历很难忘,我们本想去松潘度蜜月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去成。在我们的婚礼上,瑶池学子浙江交流计划中在衢州上学的朗加足还特意赶来,为我们唱了一首藏文歌,我们很感动也很欣慰。”

  雷燕红曾经背了够用一整年的牙膏前往四川。“呵呵,那时候不了解西部,都是以电影《美丽的大脚》来想象那边的生活。已经回来三年了,虽然那段经历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我想它对我的影响应该是渗透到生活中的,它让我学会了坚持。”现在杭州开了一家喜铺的雷燕红,很怀念那段在松潘的日子。

  一封援西志愿者的来信

  王斐瑜 浙江工业大学2006届毕业生 目前在四川火井中学支教

  

  “亲爱的母校同学及老师你们好:我是一名普通的西部大学生志愿者。2006年7月,我和一群素不相识但带着相同梦想的年轻人来到四川…….我坚持用双休日时间进行家访,去贫困学生家里了解实际情况,并联系我的亲朋好友资助他们,目前已有12名结对成功,但仍有18位优秀贫困生尚未找到好心人的帮助。因此我想到给母校写这封信……”

  写信的主人公叫王斐瑜,是浙江工业大学生环学院2006届毕业生,这封来信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关注,也成为工大精弘论坛上的热帖,18位贫困学生的信息也引发了工大师生的爱心热潮,目前捐助活动仍在进行中。

  “我的服务期马上就要到了,家里有些事情,我必须如期回宁波,但很想在最后一段时间多为学生做点事情,所以我想到求助母校。”电话联系到斐瑜时正是五一,“我明天就准备进山家访去了,所以就不能上网聊了,其实我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很多志愿者都在这么做。”

  斐瑜不愿多说自己,在她心里最牵挂的就是山里的孩子,刚到四川时,她还和同行的志愿者在火井中学建立一个小书库,以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

  “现在又是西部计划招募时,肯定又有好多学弟学妹们来做接力棒。我一直坚信,一个人只有亲身体验过更为贫穷的生活,他才懂得真正珍惜并热爱现在的生活,这也是我当时到西部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部生活并不浪漫

  王文娟 杭州师范大学毕业生,现服务于四川通江

  

  “土搭起来的校舍,一杆褪色的国旗,下面挂着一个铁皮当学校的手动铃,站在一群脸蛋红黑头发枯黄的孩子中间,教他们唱歌画画。”2006年的夏天,想象着这样的画面,王文娟坐上了前往四川的火车,开始了她的西部志愿之旅。

  王文娟的服务地是四川通江,服务期是一年。初到通江,她被分配到通江县总工会,主要任务是给单位工作人员进行无纸化网上办公培训。在总工会工作虽然紧张忙碌,但文娟总觉得少点什么。

  第二个周末文娟主动要求参与了上届志愿者发起的“阳光助学”活动。和五名志愿者一起去了通江贫困偏远的楼子村,走访了村里的两名贫困儿童。家访回来,文娟终于明白自己感到空虚的原因,来西部时就是想为孩子们做点什么,于是接下来的日子,文娟忙并快乐着。

  文娟的专业是英语,她利用下班和晚上的时间组织了一个英语兴趣班,免费为那些家在城区的贫困留守学生补习英语。买学习资料、熟悉新课标、备课、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制定教学方案……一周下来,文娟累得耳鸣,但每当看到她那群高矮不一的学生,她又会马上进入“小王老师”的状态。

  2006年10月份,文娟的工作有了变化,因为通江团县委人手不够,文娟就被安排负责阳光助学和志愿者项目办工作。由此,文娟也结识了更多的需要帮助的孩子。

  “西部的生活并不浪漫,但是这里的经历是在天堂福地无法获得的,我相信我的人生会因为这段经历比别人多了点什么,这就是我援西的原因。”王文娟告诉记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视点 A0003 援西,不止为寻梦 文/本报记者 李玲玲 摄影/王文娟 赵之恺 2007-5-14 钱江晚报a00032007-05-1400017;钱江晚报a00032007-05-1400024;钱江晚报a00032007-05-1400021;钱江晚报a00032007-05-1400022;钱江晚报a00032007-05-14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