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3版:天下·两岸
3  4  
PDF 版
· 张俊雄回锅“行政院长”
· 无常政局下的一枚棋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5月1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亲信堆里拨拉出一张“老牌”
张俊雄回锅“行政院长”
  据岛内媒体报道,台湾当局“行政院长”14日再度易人。台湾海基会董事长张俊雄接替日前辞职的苏贞昌出任此职。

  14日上午,陈水扁召开记者会,宣布张俊雄为新一任台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陈水扁办公室秘书长邱义仁被任命出任台湾行政主管的副手。

  张俊雄是民进党在岛内执政七年来的第六任“行政院长”。此前,他曾于2000年底至2002年初担任“行政院长”一职。

  苏贞昌已于12日宣布辞职,任职不足一年半。

  政见

  打出推动两岸交流幌子

  据报道,陈水扁宣称,张俊雄将是最了解两岸事务的“行政院院长”,盼借重张俊雄,早日完成大陆观光客入台及货运包机直航协商,并进一步协商奥运圣火来台的相关事宜。

  张俊雄在记者会上重申2000年他担任“行政院长”时提出的“合作代替对抗,筑巢代替筑墙”,强调政治人物要倾听人民声音,人民现在要休养生息,最乐见台湾社会祥和安定、政治稳定,所有政党在宪法基础上善意竞争,不愿看到政党恶斗及行政、“立法”永续杯葛。

  反应

  蓝营质疑扁“口惠实不至”

  对于陈水扁称要借重张俊雄完成大陆观光客入台及货运包机直航协商等两岸事宜,国民党“立委”表示,这只不过是陈水扁的惯用伎俩,是“口惠而实不至”,是“骗局”。

  对于张俊雄称不希望再看到政党恶斗及行政、“立法”永续杯葛的发言,亲民党认为张俊雄根本搞错对象。

  亲民党发言人李鸿钧表示,希望化解政治恶斗,张俊雄与其对在野党喊话,不如回民进党内部去沟通。“我们看到的只是口号,张俊雄不是全民的‘行政院长’,是帮谢长廷辅选的院长,是2008要继续捍卫政权的‘行政院长’,这样的‘行政院长’不要也罢,张俊雄的问题不是在野党,而是如何面对陈水扁跟谢长廷,你要听谁的。”

  不排除提“倒阁案”

  对于张俊雄接任台湾行政部门负责人一事,泛蓝阵营表示不能接受,他们认为张俊雄将成为陈水扁安插在行政部门的耳目,质疑行政部门已经成为由陈水扁任意操弄的政治工具。亲民党党团总召集人傅昆萁表示,不排除提出“倒阁案”予以抵制。

  傅昆萁强硬表示,苏贞昌因为初选挫败而请辞,根本是“摆烂”,亲民党将提案“倒阁”。国民党对此则有保留。国民党中央政策会执行长曾永权表示,“倒阁”案会和亲民党持续沟通。而马英九表示,“倒阁”的问题需要全面考虑。

  据报道,对于张俊雄出任台湾行政部门负责人,不仅泛蓝阵营无法接受,同为泛绿阵营的“台联党”也认为,张俊雄曾在陈水扁任内担任过一年行政机关负责人,由于政绩不佳被替换,他再次出任说明台湾只是在走回头路,没有进步。

  评论

  张俊雄只是挡火墙

  14日,台湾《联合报》发表题为《扁系掌政院 为堵长仔野火》的署名文章,文章说,民进党内陈水扁最搞不定的人,就是谢长廷。现在陈水扁安插了亲信张俊雄任行政部门主管,就是为了挡住谢长廷可能放出野火,烧到陈水扁。

  自去年红衫军“倒扁”运动以来,公认谢长廷是和陈水扁“切割”得最清楚的一个人,外界多不看好未来的长扁互动。在这种情况下,陈水扁急需一个能与谢长廷沟通的媒介。

  谢长廷1990年发起成立“福利国连线”,张俊雄1992年接任“福利国研究室”总召集人,张、谢同属一个派系,于公于私,只要张俊雄出面,谢长廷自然要礼遇几分,张俊雄因此成为调和长、扁关系的不二人选。

  扁仅为“布局选举”

  台湾媒体报道说,陈水扁也要确认,未来掌控庞大资源的“行政院长”,必须是一个对2008 大位无所想,又让谢长廷不觉得有威胁的人。民进党刚从“总统”初选的血池里站起来擦干身子,如果“行政院长”还在苏贞昌手上,对扁、谢而言都如同芒刺在背,一旦行政部门对辅选指令阳奉阴违,2008就可能马失前蹄,因此换上一个不可能竞逐大位的张俊雄,实属必要。

  陈水扁执政七年,换了六任“行政院”院长,无一不从政治利益与选举布局考量,为了布局“行政院”院长可以让游、谢、苏轮流当,为的只是要让各“天王”“取得公平的起跑点”。

  “总统府”秘书长成为党内权力分配的疏洪道,“行政院”院长则成为民进党的选举工具,民进党自以为聪明,殊不知这正是台湾政局不得安宁的主因。

  综合新华社、央视《海峡两岸》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天下·两岸 C0003 张俊雄回锅“行政院长” 2007-5-15 48257178002CE173482572DB0041EDFD;钱江晚报c00032007-05-1500016;钱江晚报c00032007-05-1500017;钱江晚报c00032007-05-1500018;钱江晚报c00032007-05-1500019;钱江晚报c00032007-05-15000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