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9版:每日新闻·调查
3  4  
PDF 版
· 垃圾分类:七年成一梦
· 7年试点 举步维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5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分类垃圾箱成摆设 杭城试点尴尬始终
垃圾分类:七年成一梦
本报记者 王磊/文 林云龙/摄
  分类垃圾箱成摆设 杭城试点尴尬始终

  垃圾分类:七年成一梦

  杭州垃圾分类可以追溯到1999年,上城区率先在向阳新村和锦花苑设点,先行实施垃圾分类。2000年,国家建设部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和桂林8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

  为了让垃圾能“放对地方”,真正成为资源,近几年,全国许多城市大力宣传推行了垃圾分类。杭州是最早的8个试点城市之一。

  但是,杭州在这条路上逡巡了数年,垃圾分类,举步维艰。

  本报记者 王磊/文 林云龙/摄

  杭州街头曾流行过双筒的分类果壳箱,一黄一绿两个筒并排立在一起。黄的写着“可回收垃圾”,绿的标示着“不可回收垃圾”。当时的主管部门曾说,今后杭州要推广这种果壳箱。

  今年初,杭州又开始大面积更换新果壳箱。新果壳箱外形很漂亮很时尚却是单筒的,没有分类功能,这一变化,是否意味着分类果壳箱将不再推行?

  延安路龙翔桥,杭州最繁华的闹市区之一,这里设置着黄绿两色的分类果壳箱。陈秀红、戴家花是这段路的清扫工人。

  “分类果壳箱从一开始放出来,到现在,没什么作用。”两人都摇摇头。“很少有人会把垃圾分类扔的,他们从哪个方向走过来,就扔进哪个方向的筒里。你要是不信,站在这里看一会儿就知道了。”

  陈秀红说:“还有一个原因。拣垃圾的人实在太多,只要稍微有点用的东西,他们都翻走了。”正说着,陈秀红指着不远处,“喏,又来了好几个。”4个背着巨大黑色袋的男人在逐个翻捡果壳箱,快速地打开盖子,从里面掏出一叠报纸或瓶瓶罐罐。

  同时,记者到杭州许多社区了解到,社区里原先设立的分类垃圾桶,实际上也早就形同虚设。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调查 A0009 垃圾分类:七年成一梦 本报记者 王磊/文 林云龙/摄 2007-5-18 钱江晚报a00092007-05-1800028;钱江晚报a00092007-05-1800029;钱江晚报a00092007-05-1800030;钱江晚报a00092007-05-1800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