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5版:每日新闻·时评
3  4  
PDF 版
· 谁说大建一定要大拆
· 奇思妙语
· 机票只送特困生
行吗
· “毕婚族”
· 给“状元”泼点冷水
· 国宴,三菜一汤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5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给“状元”泼点冷水
■吴兴人
  中国校友网最近调查了560位“高考状元”的成才状况。得出的结论发人深省:所谓的“高考状元”,未必都是社会的顶尖人才。

  这个调查是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等人做的。他们历时8个月,对1999年至2006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西藏、港澳台地区外)的高考状元情况作了调查和研究,统计高考状元有560人。

  调查表明:“高考状元”未必都是今后社会的佼佼者;倒是相反,不少走出大学校园后迅速成为社会精英者,他们中很少有人是高考成绩排行第一的。调查结论写道:“最成功的人,一般在中学阶段成绩在班中排名第10名左右,而不是第一名。当然,更重要的一点,他们有创新精神,有冒险精神,绝对不能是只懂解题、不懂得思考的书呆子。”

  排名“在第10名左右”这个数字很有意思。这表明,这些日后社会精英者,在中学时的成绩是不错的,成绩居前,但不是名列榜首。因此,他们可以腾出相当的精力投入其他的思维空间,发展比较全面,投身于社会后的冲击力很大。

  “高考状元”者,只是高考分数得了第一。为了追求这个高分,他们往往把全部精力用于解题、用于死记硬背。时间是一个常数,你把全部的精力都用于背书和解题,不免顾此失彼,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必然大受限制。他们一旦走向社会,其死读书的短处就显露出来了。他们中间的许多人难以成为顶尖人才,便不是偶然的了。

  状元有真本事的不多,自古不乏其例。他们写的及第文章,大多没有流传下来。状元做了大官,能写出传世之作的,为数也不多。能收入到古文观止中的,可谓凤毛麟角。明代的杨士奇,累官至左春坊大学士、华盖殿大学士,历官五代,常辅太子,是明代“台阁体”诗文的代表人物,一辈子只编了一本《东里诗集》。他的诗文多以润饰太平、虚美鸿业为旨归。清代评论家钱益谦评论他的作品道:“今所传《东里诗集》,大都词气安逸,首尾停稳,不矜丽句,太平宰相之风度,可以想见。以词章取之则末矣。”

  这样说,并不是认为“高考状元”都不可取,而是说,我们不必过于追求分数,不赞成死读书,不要把“高考状元”看得过重。分数是要的,学历也是个好东西,但过于看重分数、学历,有时可能走向事情的反面。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时评 A0015 给“状元”泼点冷水 ■吴兴人 2007-5-21 钱江晚报a00152007-05-21000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