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7版:风云
3  4  
PDF 版
· 李爱珍:
当选美国院士的中国女科学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5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李爱珍:
当选美国院士的中国女科学家

》》》》》 本版撰稿 林晓
  如果不是因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选举结果,恐怕很少有人会去关注李爱珍这位老太太。

  美国华盛顿当地时间2007年5月1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本年度增选的72名院士和18名外籍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研究员李爱珍成为第一位获得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荣誉的中国女科学家。

  迄今我国内地共有11人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爱珍是唯一没有国内院士头衔的。

  于是,这位当选美国院士的“非中国院士”自然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对于这一点,李爱珍通过媒体表达了自己的两层想法:“第一,没有国家创造的平台、项目经费、科研环境等各项支持就不会有我的今天;第二,我非常感谢那些推荐我的院士,对他们我感到非常愧疚。”

  分子束外延领域先锋

  除李爱珍以外,本年度还有一名新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科学家来自中国: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张启发的研究领域涉及转基因作物,国内媒体曾多次报道他的行踪和言论。

  相比之下,李爱珍这个名字对许多媒体和大众来说,要陌生得多。

  李爱珍这个名字不为人所熟悉,可能与她的研究领域有关。她研究的主要领域是信息科学领域的“半导体量子纳米结构和器件”方向。她所研究的分子束外延设备是先进的半导体材料制备手段之一,可以生长出微波毫米波高速电子器件、红外探测器、红外光电等器件所需要的核心的半导体材料,在国防、环保、医疗、经济等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爱珍1936年生于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港边村,父母是华侨。1954年,李爱珍从泉州市第一中学考入复旦大学化学系。1958年,李爱珍开始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所(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前身)工作。在那里,她开始了自己的漫漫科研之路。

  上世纪60年代,李爱珍主要研究单晶材料,70年代主要研究薄膜材料。1980年8月至1982年10月,李爱珍被公派到美国卡尼基梅隆大学电子工程系做访问学者,师从国际半导体权威米尔纳斯教授,转入用分子束外延高新技术生长超晶格、量子阱、异质结人工合成超薄层纳米材料。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李爱珍还去著名的贝尔实验室拜访过卓以和。卓以和在1968年发明了分子束外延技术,被誉为“分子束外延之父”。

  李爱珍接受《文汇报》采访,回忆起那段经历时说,感谢恩师邹元爔院士不避风险,举荐她这个来自华侨世家的人去美国做访问学者,从而打下在国际前沿领域做研究的基础。

  斐然成就获国际认可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一直对中国禁运分子束外延设备。于是回国后不久,李爱珍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的周均铭、半导体所的孔梅影等同行一道,自行研制这种设备。

  当时分子束外延小组也就四五个人,大家从1985年开始没日没夜地工作,曾经连续工作过四十多个小时。1989年,国产分子束外延设备通过验收,这也使西方不得不解除了这一设备对中国的出口限制。当时,这种设备一共生产了三台,参与研制的三个研究所各一台。其中,上海微系统所的那一台设备至今仍未退役。

  1994年,李爱珍亲自出面与国外厂商谈判,为所在实验室进口了性能更佳、运行更稳定的分子束外延设备。她的研究也得以提速。

  这一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卡帕索和卓以和等人宣布在世界上率先发明量子级联激光器。这被视为半导体激光领域的一次革命。

  自1995年起,李爱珍也带领课题组在中远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领域进行探索。她曾写道,工作于中远红外波段的激光器和探测器“对于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激光器可以灵敏地检测包括有毒有害气体在内的各种气体,在环境监测和医学检测以及军事等领域都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五年后,李爱珍的课题组在亚洲率先研制出5至8微米波段半导体量子级联激光器,从而使中国进入了掌握此类激光器研制技术的国家行列。这也是李爱珍自己最引以为傲的事:“贝尔实验室画了一张世界地图,上面用红笔标出国际上谁有量子级联激光器,除了美国和欧洲以外,地图上只有中国是红笔标注的,我感到非常自豪。”

  卓以和说过,量子级联激光器的材料制造相当困难,“世界上没有几个实验室可以做到,而且这些实验室的人员大多有过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经历。李爱珍能够独立地做出来,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很大的功劳。”

  屡次获奖却落选院士

  “71岁了,还没日没夜地在研究室工作。”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均铭这样形容李爱珍。他在1984年就认识了李爱珍,并一起从事分子束外延设备研制。在他眼中李爱珍一直是一个工作特别努力的人,获得了很多科技奖。

  周均铭说,李爱珍当选美国院士是一件好事,应该祝贺她。在科研方面,中国从经费支持和积累方面和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在中国能取得和美国一样的成果,则要付出上百倍的努力。

  他告诉记者,李爱珍的孩子一直在美国,老伴退休早,没有牵绊的她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实验室。

  其实,李爱珍六年前就退休了,但她一直坚持在科研第一线工作。和退休前一样,她每天都要去实验室,经常是晚上八九点别的实验室人都走光了,她的实验室还亮着灯。在李爱珍50年的科研生涯中,几乎没有假期的概念。有一次同事大年初一给她打电话拜年,家里没人,打到实验室才找到她。李爱珍所取得的成就正源自于她这种一心扑在科研事业上的毅力和精神。

  2003年,李爱珍被选举为亚太地区材料科学院院士,被授予“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个人”称号并荣获金牛奖。

  2004年11月,鉴于她在电子器件、光电器件异质结半导体微结构的生长与特性研究领域的开拓性贡献,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决定授予李爱珍工程科学奖。据悉,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获TWAS工程科学奖。次年11月,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亲自为李爱珍授奖。

  尽管获得了那么多荣誉,但李爱珍在参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的过程中,却遭遇了4次失败。她先后参加1999年、2001年、2005年的科学院增选和2003年的工程院增选,结果却都是落选。

  心怀感恩从不计得失

  按照中科院的有关规定,65岁以上的人没有资格作为单位的推荐人,只能由院士来推荐,而且需要6个以上的院士。

  在连续3次院士增选中,有王占国、吴德馨、秦国刚、干福熹、阙端麟、邹世昌、郭景坤7位院士每一次都推荐李爱珍增选。

  谈到自己的屡次落选,李爱珍说自己倍感愧疚,“我非常感谢推荐我的院士,我想他们的压力肯定非常大。总让他们失望,我感到非常愧疚,他们年纪也不小了,每一次都要为我写推荐信、审查推荐材料等,每年增选院士时,我都不敢面对这些院士。”

  至于自己能不能得到院士的头衔,李爱珍看得很淡:“人家给我什么我总记得,却不记得人家没给我什么。”李爱珍说,能够继续自己如生命般热爱的科研事业,她就很开心。

  这次获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称号,李爱珍说:“如果没有国家给我那么多平台、项目研究经费、科研环境等支持,就不会有我李爱珍的今天,对国家的恩情我是不能忘本的。”

  她说:“我经常对学生讲,任何人都会从地球上消亡,也很快会被人们忘记,但是‘中国’这两个字会永远在地球上存在下去,与国家的需要相比,自己的得失实在微不足道,国家给我们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近年来,中国的院士制度一直备受抨击,李爱珍当选美国院士的新闻再次引发了一番讨论。民间有舆论呼吁李爱珍事件能成为院士制度改革的导火索。而李爱珍自己则说:“任何一件事都有主流和它应该完善的地方,院士制度也是一样,它的主流、大方向是对的,但是有些地方需要不断完善,中科院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最近出台了《院士道德规范》,不过从出台到彻底地执行也应该允许有一个过程。”

  谈到媒体和公众近来对她的关注,李爱珍说:“我不希望成为新闻人物,我是个低调的人,我所关注的只是我的科研能否取得进展。我是在一线工作的科技人员,但我也只是千千万万的科技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兵,我跟以前的我是同一个人。我的年龄大了,我的工作时间不多了,体力也在下降,能够做研究的时间很宝贵。我很想在空闲时写本书,把自己的事情记录下来,传给年轻的后代。”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风云 C0007 李爱珍:
当选美国院士的中国女科学家
》》》》》 本版撰稿 林晓 2007-5-28 钱江晚报c00072007-05-2800008;钱江晚报c00072007-05-2800006;钱江晚报c00072007-05-2800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