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快帮我们看看,这是什么虫子,差点为它丢了一条命啊!”昨天上午,坐在杭州市中医院急诊观察室输液的马女士,拿着一个小瓶子给笔者看。
40岁的马女士皮肤黝黑,身体结实,家住余杭良渚镇。前天晚饭后,她在隔壁沈大姐家打牌,觉得左手臂上有点痛,一看,鼓起了一个巨大的肿块,沈大姐连忙拿出风油精给她抹抹。接着,大家就继续玩牌,马女士就觉得自己不对劲了,浑身一阵热,一阵冷,还不停地打哆嗦。“我的眼睛也被咬了吗?”她用手一摸,左边的上眼皮像吹了气一样鼓了起来,“哎呀,好痒啊。”她的手抓到哪里,哪里就红肿鼓起一块。就这样,马女士连忙赶到家里,想洗澡睡觉。
10分钟后,当她从浴室里走了出来,突然一阵头重脚轻,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丈夫见状吓了一跳,妻子脸上身上到处是鸡蛋大小的肿块,神智也有点不清楚了。他连忙叫上邻居沈大姐,开了车子把马女士往杭州送,细心的沈大姐还将罪魁祸首、那个叫不上名字的小虫子抓了两个,放到了瓶子里。
当时接诊的皮肤科许文红副主任医师回忆说,病人情况很严重。全身布满皮疹,呈休克昏迷状态。经过3小时的抢救,马女士的情况才好转。
市中医院皮肤科的邬成霖主任医师告诉我们,马女士是高度过敏体质的人,碰到“异形蛋白”引起过敏反应。“异形蛋白”的字面意思就是不是人体自身的蛋白质,而是外来的蛋白。虫子体中含有一种“异形蛋白”,它叮咬人后,这种物质经人体吸收后,会因人而异不同程度地产生皮肤过敏现象。
本报通讯员 徐尤佳 本报记者 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