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助理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希尔21日抵达朝鲜首都平壤,预定逗留一天,以推动六方会谈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进程。
一些西方国家媒体把希尔的平壤之行称作“突访”,而希尔本人以及一些六方会谈参与国的官员却似有“成竹”。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2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希望希尔对朝鲜进行的访问能够有助于推动六方会谈进程和美朝关系的改善。
突访平壤
媒体之所以称希尔平壤之行为“突访”,是因为他预定行程中并不包括朝鲜。
希尔18日结束对中国的访问,19日结束对韩国的访问,原定20日从日本启程飞返美国。
然而,希尔21日上午依然身处日本首都东京,而后折返韩国。
首尔时间11时22分(北京时间10时22分),希尔从驻韩美军乌山空军基地起飞,大约12时降落。此时的平壤,大雨瓢泼。
朝鲜方面参加六方会谈的副代表、外务省美洲局局长李根迎上前去……
“我们大家都在等着你,”电视摄像镜头前,李根告诉身为美国方面参加六方会谈首席代表的希尔。
站在一柄雨伞下,希尔说,“六方会谈的进程应该继续下去……弥补已经失去的时间。所以,我期待着就这些议题(与朝方)好好展开讨论”。
现场美联社记者拍摄的电视画面上,李根陪伴希尔一同行走,相互闲聊,神情中透出友善。
实现互访
包括希尔在内,美方一行5人。
希尔在机场说,他受朝方邀请,匆忙安排了这次平壤之行。
韩国外交通商部官员说,向希尔发出邀请者是朝方参加六方会谈的首席代表、外务省副相金桂冠。在平壤,希尔除了面见金桂冠,还将拜会外务省第一副相姜锡柱。
不过,希尔本人21日在平壤顺安机场告诉媒体记者,他暂时还不知道自己将与哪些朝方官员见面,但相信朝方会作出相应安排。
这是希尔第一次访问朝鲜,也是自他的前任,即美国总统特使、助理国务卿詹姆斯·凯利2002年10月访问平壤以来踏上朝鲜国土的美方最高级别官员。
这次,如果希尔与金桂冠会谈,将是两人首次在朝鲜会面。
今年3月5日,金桂冠作为继赵明录之后访美的朝方最高级别官员访问纽约,首次与希尔在美国会面。
一些美方分析人士当时预测,如果金桂冠访美取得进展,结果可能是希尔回访朝鲜。
电话外交
积极评价六方会谈进程,是希尔连日来在各个场合所发表言论的主调。20日晚他在东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美方希望不再讨论汇业银行资金冻结问题,而希望朝方着手关闭平壤以北大约100公里处的宁边核设施,随后才会认可举行下一轮六方会谈。
希尔甚至暗示,除朝美以外还有中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参加的六方会谈不久就将重新启动。他对具体时间安排的惟一要求,是绕开美国政府部门悉数放假的7月4日“独立日”。他说,“我希望7月4日过后不久就马上举行”。
他尤其提到,“中国方面有一些想法,或许我们可以在7月初做一些事情”。
希尔抵达平壤同一天的上午,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应约与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宋旻淳通电话,双方就六方会谈交换意见。
当天稍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杨洁篪将在访问蒙古之后于7月2日至4日访问朝鲜,中方将与朝方就进一步发展双方传统友好合作关系以及包括共同关心的一些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意见。
继而,日本外相麻生太郎与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通电话,要求已经身处平壤的希尔转告朝方,日方有意就日朝邦交正常化举行谈判。
日方21日就希尔访问朝鲜所作的另一次外交努力,是外相麻生太郎与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宋旻淳通电话。日本时事社报道说,麻生与宋旻淳通话持续了大约30分钟。
将近晚间,安倍发话,对希尔访问朝鲜表示“欢迎”。
助推行动
希尔这次访问东北亚期间,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18日以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朝方官员为消息来源,发出一篇报道:朝方有意在7月月中以后关闭宁边核设施。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肖恩·麦科马克19日在首都华盛顿回应说:朝方“一段时期以来一直在向我们(美国)以及(六方会谈)其他各方作出保证”,将会落实《共同文件》的相关内容。
希尔20日说,他希望朝方在“几个星期内、而不是几个月内”关闭核设施。
与希尔所作外交努力同步,韩国方面20日说,正着手准备在核设施关闭之后向朝方发运首批5万吨重油。按照《共同文件》规定,除日方不参与以外,六方会谈中其他各方最终将向朝方提供相当于100万吨重油的经济、能源及人道主义援助。
此外,韩国产业资源部21日宣布,朝鲜开城工业园区内的“和平变电所”当天竣工,韩国电力公社开始向朝鲜开城工业园区一期工程330万平方米的区域输送高压电。继韩朝之间当天实现自1948年以来首次高压电输送之后,韩方打算在今后10年输送价值总计大约85.5亿美元的电力。
国际原子能机构也宣布,副总干事奥利·海诺宁定于本月26日访问朝鲜。
韩国参加六方会谈的首席代表、外交通商部朝鲜半岛和平交涉本部长千英宇说,希尔访问朝鲜是一个“好迹象”;下一轮六方会谈举行前,相关各方可能会在7月10日举行非正式会议。
千英宇没有提及哪些国家的代表将参加非正式会议。一些媒体报道说,日本和俄罗斯是否会参加可能存在疑问。
徐勇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