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章晴
本报讯 小方,父亲6年前得脑溢血完全丧失劳动力,因治病欠债数万元,母亲在家照顾,无固定工作;小王,有风湿性心脏病的父亲在家务农,母亲打工,因为哥哥生病欠下数万元债;小刘,父亲早亡,母亲自他6岁起一直在深圳打工,但收入微薄……
这一个个名字,这一份份简介,看着让人心疼,他们的高考成绩都在600分以上,每一个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是家庭的贫困却让他们只能看着成绩单犯愁。自本报启动“中天·钱报”助学行动以来(详见本报7月10日A4版),陆续有贫困生给我们打来电话,希望借助我们的活动圆他们的大学梦。
记者根据96068新闻热线的记录,给一名叫周慧慧的女同学回了电。接电话的是姐姐周慧丽,她说:妹妹趁暑假到饭店当服务员打工赚钱去了,现在正上班,要凌晨2点才能下班。这话听得人心头一紧。
周慧丽告诉记者,他们的老家在衢州衢县莲花镇寺前自然村,一家五口——父母外加他们三姐妹,两个妹妹慧慧、丽丽是双胞胎,这次慧慧考上了一本,丽丽也上了二本,家人都很高兴也开始犯愁。家里承包了5亩地,平时种种空心菜、茄子、西红柿什么的,一个月的家庭收入也就千余元。从1999年来到浙江财经大学念书以来,周慧丽一直半工半读,自己养活自己。妹妹们都很懂事,平时做完功课就帮忙家里干活。
如今母亲也到杭州做起了保姆,父亲由于长期务农腰不太好,只能打打零工。“我自己念的是成教,现在还在努力考专升本,妹妹们有这么好的起点,真不希望她们错失这次机会。”周慧丽说。
本次“中天·钱报”助学对象的120个名额里,有20名是专门面向“宏志班”的学生的。昨天,长河中学协和宏志班的团支书俞旋也给记者打来电话。宏志班的45名学生有39名全上了一本线!真是令人欣喜的好消息。班长钟旭泉告诉我们,班里的同学都是来自桐庐、建德、淳安、临安、富阳、萧山、余杭等杭州7县(市)的贫困生,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是由学校发放的。
还有很多成绩优异的寒门学子徘徊在大学校门之外,我们愿意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尽可能帮助这些孩子。
来自寒门的优秀生,你们可以通过钱报96068新闻热线和网络http://qb.zjol.com.cn报名,或者寄信至钱江晚报都市新闻部,把你的情况告诉我们。来信来电请注明“中天·钱报”助学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