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珊珊的父母都在杭州,她今年暑期回国探亲,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了报社,应约与记者面对面讲述了她的“成长史”。我们很快发现,她的最大“价值”不在于申请名校的经验,而在于她拥有在美国留学9年的经历。她能告诉我们在美国读大学的真实感受,她的留学生涯可能会影响国内更多人的选择。以下是记者与她的对话记录:
印象 美国高中生不笨
记者:你6月读完初二,9月直接进入美国高中9年级 (美国高中为4年,称为9-12年级),上课听得懂吗?
戚珊珊:很多听不懂,尤其是语文。高中的前两年,我经常上课听不懂,不过这没关系,我努力了就好。美国高中的考试不会统考,一般每个班按各班水平出卷。老师也很了解我的情况,看到我的努力,会综合我的进步情况打分。不过后两年我适应了,成绩立马赶上,能拿到全校第一。
记者:是不是这个全校第一让你进了哥伦比亚大学?
戚珊珊:不,这只是一部分因素。美国大学录取时除了看平时各科成绩,还要看你的社会活动、体育文艺和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除了学习,我还坚持弹钢琴和跳舞,参加排球队、垒球队、西班牙语俱乐部,暑假会去美国国会实习。美国高中生很喜欢参加社会活动、体育运动、演讲等,我一进校就被这种气氛感染了,等到申请大学时,发现这些很有用。
经常有人说在美国读高中很“轻松”,美国高中生很“笨”。我刚去时也看不起我的美国同学,因为我小学就会的数学题他们读高中了有的还不会。但你会发现他们的综合知识能力很强,不偏科,天文地理、政治文学什么都懂,对什么都感兴趣,你要是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就没法和他们一起聊天。
印象 学生玩得疯学得更疯
记者:讲述美国大学生活的影片《美国派》在国内流行了好一阵,美国大学是像电影中所描述的那样学得轻松、玩得疯狂吗?
戚珊珊:不,美国好大学的学生都非常自律,哥大的几十个图书馆时常爆满,走在路上的人大多行色匆匆、眉头紧锁。在学校里的每一秒钟我都在想该干的事情,稍微休息一下都觉得很别扭。每次开学回到哥大,人就会一下子兴奋起来,心跳就会加快,一会儿跑到图书馆捧一大堆书,一会儿去找教授谈想法,一点都不会想到睡觉!因为我们都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对什么有兴趣。
当然,像《美国派》里那样疯狂地玩的时候也有,但玩得最疯的往往也是学得最疯的。玩到半夜两三点回来,马上静下心来写论文的都有,而且是非常认真的,不会为了赶时间而敷衍了事。
好多中国家长往往担心学生参加活动,玩,谈恋爱会分心,会影响学习,其实这恰恰剥夺了让孩子学着怎样来自己分配时间和怎样对自己负责的机会。我们从高中时就自己决定上什么课、一学期上几门课,参加什么活动,这个过程培养了我们合理分配时间和平衡生活的能力。
印象 没有必修课,却什么都得学
记者:进哥大以后为什么选择建筑学?
戚珊珊: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确定这是我喜欢的专业。之前我曾在哲学、物理、文学,以及政治和经济系之间徘徊。在哥大前两年不需要定专业,学校没有规定必修课,但必须在文艺、经济、社会、物理、哲学、音乐各个领域至少选一门课。因为常青藤名校的宗旨是培养未来的领袖,希望学生在各方面都有很好的基础和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各个不同的学科领域上课,可以让我们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而学。这要感谢美国的高中,因为高中不分文理科,所以美国学生偏科的比较少,之后选择专业的范围也大。
即使选了建筑学,也不只是学建筑专业课。我尽可能地挤出时间去学点中国文学、音乐、舞蹈等等,以补充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条线为什么是斜的不是直的,那个角为什么翘起,都得有历史、文化或环境等多方面的理由,这些看似不同的领域其实是相通的。
印象 物理系教授开钢琴独奏会
记者:就个人而言,你觉得美国教育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
戚珊珊:我记得几年前我们学校物理系主任退休时就举办了一场钢琴演奏会以示告别。他是物理学家,也是一个非常棒的钢琴演奏家,更别提他在其他方面博学多才了。这样的老师和学生在哥大比比皆是。
我大一时就得到了哥大“百年学者”基金。这个基金每年都会在大一数千名学生中挑选8~10人提供资金的支持,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最想做的事。你可以去非洲某个国家旅游,也可以到一个僻静的小岛进行科学研究。我选择了研究和建筑专业相关的徽州古村落,每年寒暑假,我都会一个人到宏村、西递等徽派建筑古村落进行考察。我把4年的研究成果作了讲座,还在学校办了展览,为期4个月。
我觉得美国教育的成功之处是:她培养了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来哥大的很多北大、清华的研究生经常会遗憾地说,他们并没有真正融入美国大学,无法体会到美国大学的精髓。因为这需要从小学、中学持之以恒的教育导引。
本报记者 俞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