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2版:光辉岁月 科学发展·共建和谐
3  4  
PDF 版
· 杭州上空的鹰
· 走进“天之骄子”的世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杭州上空的鹰
本报记者走进驻杭空军某团,体验飞行训练艰辛一日
■本报记者 方小晶 本报通讯员 吴绪新 张云轩 ■摄 影 林云龙
  杭州上空的鹰

  本报记者走进驻杭空军某团,体验飞行训练艰辛一日

  无垠的蓝天,战鹰呼啸而起,它们在空中时而编队急驰,时而纵横独行,潇洒的身影在人们的仰视中一掠而过,让我们油然而生一种安全感。八一建军节前夕,记者有幸走进驻杭航空兵某团,近距离领略了这些“天之骄子”的风采。

  一张精确的时间表

  凌晨6时,天色渐白,都市伸着懒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早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行走在大街上。此刻,杭州城郊空军某部营区大院内的空勤楼里,走出了十几名身着短袖迷彩的飞行员,他们列队整齐地走向早已等候在路旁的大巴。今天,他们将驾驶战机进行具有实弹课目的飞行训练;

  6:05,大巴停在机场内指挥楼前,飞行员们鱼贯进入休息室,一会儿,每个人都换上了天蓝色的飞行服,皮带上别一支手枪和一把伞兵刀,这是每个飞行员的标准装备;

  6:10,指挥楼机务人员列队,每人汇报情况,与此同时,一辆驱鸟车发出巨大的声响从跑道驶过,一只只受惊的鸟儿展翅逃离机场;

  6:20,飞行员列队,指挥员介绍此次飞行基本情况及注意事项;

  6:30,飞行员手提头盔,列队走向几百米外的起飞线。那里,十几架战机昂然向天,每一架飞机旁,都有五名负责起飞前检查的机务人员挺胸待命;

  6:40分,飞行员接收完飞机,开始进行飞行前的检查;

  6:55分,第一架战机的发动机发出撕裂空气的巨响,记者的耳膜遭受了一次强烈的冲击,而所有在场的机务人员却神色自若。机后的小树被飞机尾部喷气吹得摇摇欲坠;

  7:00,第一架战机轰鸣着冲向跑道,消失在远方的天际……

  这张时间表的背后,记录的是这支部队一天的飞行训练生活的开始。如果确定明天飞行,飞行员头一天晚上要统一住在集体宿舍,21:30就寝;当天飞行训练中,每个飞行员一般要飞3到4个架次,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半;3点左右退场,休息一个小时左右,总结讲评;晚饭后休息一个小时左右,准备第二天的飞行课目;21:30就寝。

  机务人员,要比飞行人员提前一小时进场,完成直接机务准备,延后一小时离场,将参训完的飞机放到位。晚上,再做一次检查,完成预先机务准备。

  部队的后勤保障等其他人员,都随飞行计划而动。

  这样的高温天算是“享受”

  这天,杭城仍笼罩在高温中,预报最高气温38℃。但早上厚厚的云层挡住了热情的阳光,微风轻拂,温度并不高。

  机务副大队长孙永红手执对讲机,从容地调度着机务人员。每当有飞行任务,机务人员就会提前一小时进场,对战机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准备。今天,他们5点钟就到了机场。

  “老孙是我们的元老,干了17年的机务了,你看头发都白了。”有人主动向我们介绍。

  “胡说八道,我的白头发是天生的。”老孙佯怒,“我才30多呢。”

  “机务人员都显老。”这个年轻的老兵说,“都是露天作业,每个人都黑。今天老天爷算照顾了,前两天中午气温达到三十八九度,机场里地面温度足有五六十度,机场跑道上穿着胶鞋都烫脚。”

  记者注意到,每个机务人员都备着一个容量巨大的盛水器具,有的是密封杯,有的就用大号的可乐瓶或橙汁瓶代替,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

  我们随机务人员一起乘着牵引车来到了着陆线。8时左右,战机拖着减速伞停到了跑道上,机务人员第一时间迎了上去,加油、充气、充氧、检查仪器仪表,一系列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副大队长廖建伟走下飞机,神采奕奕,对机务人员说了一声“飞机好的”,并在登记本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飞行顺利吗?”我们问他。“很顺利,今天这种天气飞行算是享受了,能见度不错,也不闷,你看我一点汗都没出。”

  据廖建伟介绍,机舱中虽然有空调,但在降落过程中的这段时间内,发动机转速低,空调将停止工作,这时候,穿着抗荷服戴着头盔的飞行员就要面对高温的考验了。在前几天的飞行中,每个飞行员爬出舱时都是一身汗,跟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记者掂了掂头盔,足有四五斤重,抗荷服虽然不算重,但裹到腰上,就像包了个棉袋,一会就能捂出汗来。

  10点左右云开日出,气温急速上蹿,这种难得的“享受”也消失得一干二净。机务人员纷纷戴上草帽抵挡猛烈的阳光,每架飞机从跑道上驰过,都会留下一片朦胧的热气。飞行员休息室内,每一位结束飞行的飞行员一进门就赶紧换上短袖衫,他们的飞行服上,能明显看到一块块的汗渍。

  一群不能上天的“全陪”

  趁第一轮飞机上天的间隙,记者和机务人员一起吃了早餐。主食是稀饭、麻球和馒头,菜有凉拌黄瓜、炒大白菜和炒鸡蛋等,不算丰盛但非常可口。由于飞行职业对人的身体状况的高要求,飞行员的伙食标准要更高一些。

  每一架战机上天,都离不开这些后勤保障人员。一个空军团队中,飞行员是幕前的主角,但幕后的工作人员也不可或缺。可以说,每一个飞行员背后,还有许许多多无法上天的幕后英雄默默地奉献着他们的光和热。

  在乘牵引车回停机坪的路上,记者遇到一位来自上虞百官镇的老机务。这位已经在军队里干了15年的老机务老婆孩子都在老家,繁忙的工作让他无法经常和家人相聚,而家乡经济的发展也让他时有解甲归乡的念头。问及他还留在部队里的原因,他只说了四个字:服从大局。

  飞行的前一晚,飞行员必须住在部队的宿舍里,令人想不到的是,还有一群人虽然不必上天,也“享受”着和飞行员一样住宿舍的待遇。来自江苏的周教导员就是其中的一员。

  飞行员飞行要心无杂念,所以进场是不能带手机的。那么家里万一有急事怎么办?周教导员说,家属有事,不会直接找飞行员,肯定会先找他们。教导员的工作就是做飞行员的思想工作,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每次飞行,教导员都要全程陪同。

  这天的飞行训练,每个飞行员要飞三到四次,每次五十分钟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全天将有几十架次的飞机要起飞降落。而组织协调他们行动的,就是塔台上的指挥室。

  走进指挥室,180度视野的落地玻璃将每架飞机的起落显示得清清楚楚,十几个工作人员面前摆放着五六台电脑,每一架飞机的高度、位置,都能实时反映在电脑屏幕上,通话声此起彼伏。担任指挥员的吴自元团长的四川腔大嗓门格外突出。看到某架战机降落动作不够标准时,他都会在无线电通话中严厉地指出:“飞得高了,再压一下杆,动作再柔和一点。”

  ■本报记者 方小晶

  本报通讯员 吴绪新 张云轩

  ■摄 影 林云龙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光辉岁月 科学发展·共建和谐 A0002 杭州上空的鹰 ■本报记者 方小晶 本报通讯员 吴绪新 张云轩 ■摄 影 林云龙 2007-7-22 钱江晚报a00022007-07-2200015;钱江晚报a00022007-07-2200019;钱江晚报a00022007-07-2200016;钱江晚报a00022007-07-2200017;钱江晚报a00022007-07-2200018;钱江晚报a00022007-07-22000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