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5版:每日新闻·现场
3  4  
PDF 版
· 15位“建军”访军营
· 爸爸醒醒,录取通知书到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7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爸爸醒醒,录取通知书到了
贫困考生自强故事感人至深
“中天·钱报”助学行动继续接受报名

■本报记者 李冠男 本报通讯员 黎莉
  ■本报记者 李冠男 本报通讯员 黎莉

  

  自“中天·钱报”助学活动启动后,本报记者走访了温州文成、苍南,丽水山区等地多所中学,与当地的贫寒学子面对面,聆听他们的故事。

  这些孩子十八九岁花样的年纪,有的人从未走出过大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有的人早早面对的是家徒四壁、节衣缩食;还有人一天在做三份工作,只为了能让妈妈多睡上两个钟头。

  采访中,一次次看到他们倔强地仰起头,不让眼泪流出眼眶,一次次听到他们轻声安慰父母的耳语,面对面的我们,没有哪个人能一笑而过。瘦弱肩膀上那份被命运催生出的小小坚强,令人动容。

  采访对象:

  章蕾,19岁,丽水中学理科考生,高考成绩617分,已被华中师范大学录取。

  章蕾的心愿:

  爸爸,你快醒过来吧!我想告诉你,我考上大学了。我报考的学校是师范类的,妈妈可以少发点愁了。录取通知书已经到了,你快点醒过来,和我一起拆信封好吗?

  见到章蕾,是在丽水市人民医院外科大楼14楼神经外科的病房里。她正站在爸爸的病床前,轻声唱歌。章蕾的妈妈许美华在一旁抹眼泪。她说,女儿每天都会唱歌给爸爸听,她想用歌声唤醒昏迷中的爸爸。

  父亲多病 母亲独撑家门

  章蕾的爸爸章慈余年纪刚过40,但患有脑溢血已有10余年。今年7月1日,章蕾高考后没多久,章慈余在家里不小心跌了一跤,晕了过去。送到医院抢救14天后,生命危险暂时脱离了,但是他却一直没有清醒过来。

  “病人的血压高得离谱,是恶性高血压,脑部血管壁太薄,才导致他多次突发脑溢血。能否醒得过来,什么时候能醒来,真的要看造化了。”医生不忍将实情告诉章蕾,让她多跟爸爸讲讲话,活动活动肢体。

  懂事的章蕾在爸爸昏迷的20多天里一直守在医院。她和妈妈两个人白天夜里两班倒,章蕾每天5点钟起床,把粥熬好,凉到适合的温度,再用搅拌机把粥打碎。“因为爸爸嘴巴不会动,吃的东西都要用针管打进去,所以粥一定要打成水一样的,喂药也是打进去的。”

  照顾爸爸的第一天,章蕾就在心里暗暗记牢了护士的样样叮嘱:吊瓶的药要盯牢;床边监护仪上有爸爸的心跳、血压,有点什么不对劲要赶快叫护士;经常擦身,活动手、脚关节,尿袋、尿片要常看常换……

  这次发病,章慈余抢救住院20多天的医疗费花费了3万多,都是亲戚朋友借的。章慈余的主治医生告诉记者,现在已经是在保证正常治疗的情况下采用最低限度的用药,但每天仍需要1000多块钱。

  “家里没钱了,这些年给孩子爸爸治病,都是东借一点,西凑一些。我没有文化、没本事,赚不来钱……”许美华泣不成声。

  章蕾的姑姑说,章慈余患病10余年来,家里全都靠许美华一个人种菜卖菜维系着。“以前,章慈余有手艺,收入还算可以的。但他生病之后,做不了事情,治疗的开销越来越大,外面已欠了8万多块钱的债。”

  读师范只为减轻妈妈负担

  丽水中学的高三老师说到章蕾,都会讲到“努力”、“认真”两个词。这个勤奋的女孩子,成绩一直是高三年级组的前十名。高考冲刺时,几次模拟考都是班里的第一名。

  填报志愿的那几天,章蕾的心情很乱,半夜里跑到当老师的姑姑家,向姑姑求助。

  “她的分数超过一本线40多分,通常情况下,完全可以报一所著名的大学。但她的心里另有考虑。”那几天,姑姑和姑父多方打听查询高校信息,每每提到一个学校,章蕾的第一个问题肯定是,学费免吗?毕业了能不能保证找到稳定的工作?

  章蕾的姑姑明白侄女的心事:一定要读一个不再给家里增加经济负担的学校,毕业以后能有稳定收入,到时候就可以给爸爸治病,让妈妈休息。

  “她最后决定填报华中师范大学化学专业,这所学校离家远,名气不大,但她很高兴,因为妈妈可以不用再为筹钱睡不着了。以后能做个老师,也是一份她喜欢的工作。”姑姑说着,一旁的章蕾淡淡地笑了,这是她为自己的人生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定。

  许愿瓶一定会带来希望

  章蕾说,8岁时爸爸第一次突发病,被抢救回来后,右手和右脚就都不会动了。“他是很喜欢花草的,我家的小院里都是爸爸和我种的花木。他得病以后,只能用左手锄草、浇水,他就让我扶着他,教我松土,捉害虫,那是我读初中前最快乐的日子了。我喜欢读有关植物的书,喜欢上生物课,都是受爸爸的影响。”章蕾低着头沉浸在快乐的回忆里。

  “高二时,我同班好友送了我一个许愿瓶,我一直收藏着。爸爸从重症监护室出来那天,我特地回家把它找出来随身带着……爸爸,一定会带给我希望的……”临告别的时候,章蕾坚定地跟我说。

  

  来自寒门的优秀生(高考分数二本以上,农村户口,详见本报7月10日A4版),你们可以通过钱报新闻热线和网络报名,或者寄信至钱江晚报都市新闻部,来信来电请注明“中天·钱报”助学行动。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现场 A0005 爸爸醒醒,录取通知书到了 ■本报记者 李冠男 本报通讯员 黎莉 2007-7-25 钱江晚报a00052007-07-2500023;钱江晚报a00052007-07-2500026;48257178002CE173482573210045D6B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