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股密集、连续发行的背景下,资产管理公司、上市公司等机构投资者采取了怎样的申购?
华泰证券受托资产管理部的一位郭姓经理表示,此前如果资金足够多,那么肯定是网上网下一起进行申购;如果资金比较少的话,以前的策略是集中网下申购,然后再考虑网上;如果资金更少而又有几只股同时发行的话,就选择公司基本面好的,从考虑公司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进行选择。“现在网下中签率下降以后,不仅要从发行规模和市场资金容量来预测网上网下的中签率,在公司基本面的研究上也会加强,以期望长期持有。”他说。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网下申购配售比例为1.04%,比去年下降62%。网下配售的获配比例虽然仍然是网上的3.15倍,但是比起去年下半年的5.3倍,已是大幅度下滑。
部分上市公司以自有资金参与新股申购,在选股上它们也有自己的策略。如佛山照明相关负责人就表示,近期每一只新股公司基本都有参与申购,“比如资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申购23、24两日的新股,资金27日回来,就刚好去买30日的,另一部分申购26日的新股,资金29日回来,刚好认购8月1日的。”他表示,在认购资金的分配上,相对的大盘股比例占70%。
国泰君安投资策略分析师莫言钧认为,在新股齐出之际,并不是看单只股票的中签率越高越好。“因为中签率一样的情况下,收益率低也不合算。”他认为,在新股密集、连续发行条件下,必须重点选择申购期望毛收益率既中签率和上市首日收益率的乘积排秩最为靠前的个股。
华泰的郭经理还提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同时发行时,当时机构都预测南京银行网上中签率高,宁波银行网下中签率高。“大家在博弈中由于一致的预期而采取了相同的行动,但恰恰因此导致了结果和预期的背离。”
对于新股预测过程中出现的预期与事实背离,莫言钧表示,在新股市场,对于分歧大的新股,看空的人无法卖空,而买的人则异常乐观,因此导致定价比较高,所以往往是意见分歧越大,涨得越好。
据《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