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2版:每日新闻·文娱
3  4  
PDF 版
· 像选股一样
打探兰花“花情”
· 长着明星脸不一定能赚嗓子钱
· 流传了600多年的《细十番》
把培训班开进了小学校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7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萧山楼塔镇昨天过了一个热闹的“半年节”
流传了600多年的《细十番》
把培训班开进了小学校园

  本报讯 奏《细十番》、扎彩灯、摘蜜梨、垂钓……昨天,萧山楼塔镇传统的“半年节”在七月的艳阳天下进行得格外红火。“半年节”是楼塔镇镇民自发组织的传统节日,每逢农历六月十四,楼塔镇12个村的村民会互相走亲访友,并在镇上的祈雨寺里祈雨。自从开展了“种文化”活动,楼塔镇政府决定把这个传统节日打造成楼塔文化的展示平台,于是,今年的“半年节”,村民们“玩”得不亦乐乎。

  虽然天热得有点离谱,顶着大太阳来看热闹的镇民和外地游客还是挤满了镇中心的小广场。在临时舞台前的空地上,镇民们搭起了一个大凉棚,棚顶还挂满了大红灯笼。而扎彩灯的老艺人就坐在凉棚东边的角落里,现场献艺。在他身边是管村村民“百猜百对”擂台赛,几十幅谜联一气排开,等着农友来猜。谜联下面还摆放着奖品——农家自种的蔬菜水果满满地放了十几篮。

  北面的舞台上,丝竹乐器早已摆放到位,台下坐得满满的观众们翘首等着楼塔最富盛名的《细十番》的上演。

  《细十番》在楼塔已经流传了600多年。每到春节、立春、立夏、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传统节日,演奏人员会仿士大夫的风度,以书生的雅气,随着音乐节奏,踏着四方步,徐缓行进,悠扬的乐声犹如天籁传音,袅绕在整个楼塔古镇,让人心旷神怡。不过昨天,《细十番》乐队没有用“行姿”绕镇三周,而是老老实实地在舞台上用“坐姿”演奏了一曲《紫竹调》。

  《细十番》乐队的成员都是楼塔镇爱好音律的普通百姓,对他们来说,以琴会友是雅趣,节日里表演《细十番》则是荣耀。今年3月,楼塔《细十番》协会正式成立,当地的一家尼龙粘扣厂献出厂房大楼的一层给乐队做排练厅。每逢周五,乐队的30多名成员就汇聚在这里砌磋技艺。

  “楼塔的《细十番》在这里是被奉为‘圣音’的。”《细十番》协会会长、今年64岁的楼正寿告诉记者,“我们的乐队从不进入楼塔婚嫁、庆寿的场面。不管高官、富豪、名人、学者家的庆典都不入门。楼塔《细十番》只能‘共享’,不能‘私占’。” 这种共识几百年来已约定俗成。楼塔《细十番》在当地能受到如此的尊重,地位如此之高,已超越了单纯的民间音乐的效应。

  如今,楼塔中心小学和岩山中心小学都开设了《细十番》培训班,每个学校有30多个孩子学习《细十番》古典套曲。学校还与区文化馆挂钩定期辅导,请专业老师对口施教。楼塔镇政府每年都为《细十番》协会在财政预算中列支,据称,他们今年将要添购一套匾钟。“有了匾钟,我们的音乐和表演场面将会更有气势,《细十番》会真正给人‘圣音’的感觉!”

  本报记者 郑琳 通讯员 王新江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文娱 A0012 流传了600多年的《细十番》
把培训班开进了小学校园
2007-7-28 48257178002CE1734825732500318D7E[A1-郑琳≈B1-张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