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3版:每日新闻·空中大讲堂
3  4  
PDF 版
· 名家畅谈浙江戏曲传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文澜讲坛第187期 承办:浙江图书馆
名家畅谈浙江戏曲传承
■文字整理/摄影 贾晓东 张琰 汪亮 陈益 孙敏 金琪 方洁
  名家畅谈浙江戏曲传承

  浙江是中国戏曲的故乡。宋代,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南戏”首先诞生在温州;元代,杭州是北杂剧后期的中心,与大都北京并称。元、明、清三代,南戏、传奇、杂剧并盛,名家辈出,著作如林,高则诚《琵琶记》、徐渭《四声猿》、汤显祖《牡丹亭》(写于遂昌)、洪升《长生殿》、李渔《十种曲》等,均为划时代的巅峰之作。近代,高腔、昆曲、乱弹、滩簧、徽腔与时调,争胜一时,越剧更是唱遍全国。浙江拥有近30个剧种,数以千计的剧目,是学术界公认的戏曲大省,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丰富,呈现出源远流长、品种繁富、特技众多的特征与盛况。它带给我们骄傲与自豪的同时,也交给我们抢救、保护好它们的这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耍牙·变脸·翻九楼

  丰厚的浙江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

  源远流长看耍牙

  耍牙是宁海平调独有特技,与川剧变脸齐名,二者同时进入“国遗”,有“西脸东牙”之称。耍牙最早用于《金莲斩蛟》一剧,演北宋时宋员外之女金莲,自幼许配刘邦瑞。后刘家落难,宋家悔约。金莲与刘私奔,不幸落入鸡鸣山寨主李蛟之手,逼其做压寨夫人。李蛟系妖魔所变,俗称“独角龙”,占山为王,残害良家女子无数。金莲虚与委蛇,洞房之夜,以针刺死独角龙,终与刘邦瑞团聚。

  为了形容独角龙凶狠残暴,形象丑恶,似人非人,似兽非兽,青面獠牙,便采用耍牙予以夸张。表演时,嘴里含多颗獠牙做各种耍牙动作,同时又唱又念,不受影响。开始耍时只有两颗,随着剧情的进展,暗地里逐步增加到十颗。以舌为主要动力,辅之以齿、唇、气,完成表演动作,生动地刻划人物凶恶贪婪的性格。耍牙源于古代傩戏、目连戏的表演。从耍牙可以推知浙江特技表演之源远流长。

  品种繁富观变脸

  变脸,以川剧最有名,第一批进入“国遗”名录,正在准备申报“世遗”。但变脸与耍牙不同,并非川剧独有,浙江婺剧“二合半”、“三合班”均有变脸。

  婺剧变脸分自然变脸、抹脸、吹脸、扯脸四种。自然变脸,是演员化淡妆,运用憋气技巧,使脸霎时变红、胀紫、转青、呈灰等。如《临江会》中周瑜欲杀孔明反被孔明暗算,其脸色时而变红,时而转紫,时而变青,最后口吐鲜血,脸色又从青变灰。抹脸,是演员利用“火彩”或“抢背”等的瞬间,在观众不觉察中用油彩抹脸产生各种脸色的效果。

  吹脸,是将粉状颜料利用口吹使其粘在脸上的变脸方法。一般用在抹脸之后,因其时脸上有油彩,容易粘住。

  扯脸,是事先在绉纱等薄绸上画好脸谱,并缩在额头,变脸时转身迅速拉下即成。

  戏曲表演有“四功五法”之称,变脸仅是面部表演之一,此外尚有耳功、眉功、眼功、鼻功、嘴功等等,不一而足,极为繁富。      

  特技岂止“翻九楼”

  “翻九楼”是上虞孟姜戏与永康醒感戏的特技表演。

  孟姜戏的“九楼”,分九层与十三层两种:九层用49张桌子叠成,底下九张,以后每上一层減少一张。十三层用81张桌子叠成,叠法与九层同。醒感戏的“九楼”只有九层,演出前先在广场挖两个深坑,立起两根18米至24米长的木柱,俗称“九楼柱”,然后在两柱之间自下而上叠十张方桌。表演者通常三人,他们逐层翻上九楼或十三楼,表演金鸡独立、白鹤亮翅、倒竖蜻蜓、刀劈四门、手纺棉纱等高难动作。

  戏曲表演特技岂止是“翻九楼”?其他绝技尚有很多。例如:绍兴目连戏《男吊》中的七十二吊,演员在悬挂于舞台顶端长二十米左右的两行白布上,连续不断吊七十二个动作,有单锤、双锤、金钩钓鱼、双弯钩、单弯钩、倒种荷花等等。再如温州和剧《白蛇传·断桥》的蛇步,亦堪称一绝。此外,尚有宁波昆剧《景阳岗·游街》的矮步、《鸣凤记》的鹤步、《翠屏山》的龟步;宁海平调《金莲斩蛟》的抱瓶滑雪、龙形、龙步、龙爪;绍剧目连戏的叠罗汉等,不一而足。

  抢救保护任务繁重

  我省有30多个剧种,5000多个剧目。音乐曲牌数以千计,声腔包括高、昆、乱、徽、滩及时调。乐器众多,锣鼓经丰富。表演身段和特技精湛。舞美、化妆、戏装、砌末道具、灯光、音响、布景装置等独具一格。所有这一切,均属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均处濒危状态,急需抢救与保护。为此,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与人力,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这是一项事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我们只有全力投入并完成这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才能上对得起祖先,下对得起子孙,做无愧于中华文明的后裔。

  宁海平调可以说是我国一个比较古老的地方剧种,主要流传在浙东三门湾和象山港一带。据《中国戏曲剧种手册》、《中国戏曲大辞典》记载,宁海平调产生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我国的戏曲在明代已形成四大声腔。

  米箩担班子走过400年

  宁海平调的传承与发展

  400年历史源远流长

  在明万历年间(1573~1619),四大声腔之一的余姚声腔开始流入宁海,并与当地民间曲艺、吹唱班融合,慢慢就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地方戏曲形式,因为其念白和演唱多采用宁海地区的方言,且所唱曲牌又比原来余姚腔要来得平缓、委婉,因而大家习惯叫它为宁海平调。

  宁海平调的产生与发展是和宁海的文化传统及风土人情密不可分的。当时人们把平调当作“正戏”,每逢新庙宇、新祠堂落成,都要先请平调班开台。

  宁海平调的最初演出团体俗话叫“米箩担班子”,每班人数不多,演出者多为一些有表演才能的农民和贫困的读书人。每逢春节及农闲季节,他们将戏剧行头装在盛米的竹箩子里,进入庭院演出,主要唱一些有喜庆吉祥内容的“贺彩戏”。由于大众对这种演出方式喜闻乐见,广受欢迎,宁海平调渐渐形成了规模。

  独门特技丰富表现形式

  作为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戏曲,宁海平调既传承了宋元南戏的遗韵,又兼有清代戏剧传奇的特征,集中体现了浙东古代民间风情和文化理念。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剧目、曲牌丰富。平调的传统剧目有100多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前十八”和“后十八”本。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宁海平调拥有曲牌坊300余个,现尚保留有100余首,常用的有44首。

  二是人物形象生动。宁海平调作为民间艺术,注重和善于塑造小人物。担任主角往往不是小生、小旦,而是小丑。他(她)一个个扮相丑陋,出言粗俗,但却心灵很美,还都是智慧人物,往往表演时令人啼笑皆非却又能给人留下美的享受。

  另外,宁海平调表演形式别致,善用独门特技。最初的宁海平调是由清一色的男子扮演,往往阳刚有余、阴柔不足,为提高叫座力,平调艺人创造了许多表演特技,如耍牙、双鞍、抱瓶、雀步和吃粥(口技)等多种特技。耍牙,是演员能将2至8颗大獠牙含在口中,通过舌头吞吐和口形变化,翻滚牙齿来展现剧中人物不同情绪。

  当表演者以二颗牙作一进一出时,说明他的心情是平和的,当二颗牙急速上下翻动时表示他已发怒,当增加到六颗牙上下翻动时,表示他已经大怒,当伸出八颗甚至十颗牙齿并发出“格格”声音时,则说明他已经到了咬牙切齿的程度。

  几起几落命运多坎坷

  宁海平调是一个地方稀有剧种,曾经有过灿烂的时期,但其命运坎坷,在抗战之后,宁海平调开始衰落,在解放前基本销声匿迹,濒临灭绝。新中国成立后,宁海平调得以新生,可刚开始走上振兴的轨道,又遇上了十年“文革”,被迫停演。

  “文革”结束后恢复演出,又遇上戏曲事业大滑坡,真可谓几起几落。宁海平调作为宁海的优秀文化遗产,宁海人民的宝贵文化财富,在其历史波折中,历届政府做了大量抢救保护工作。但由于受当时的条件所限不够彻底,效果也是有限的。1991年一批热爱乡土文化的老领导、老同志开展积极抢救平调的行动,在县政协的重视下,原政协主席黄正智发起成立了平调研究会,积极向海内外宁海籍人士宣传,募得了一部分资金,培养了平调新人。

  近年来,随着宁海经济社会的发展,保护和抢救优秀文化遗产被提到了战略高度来认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普遍关心,使这一古老地方剧种再次焕发青春,2003年至今,我们参与了“城乡联动”、“千场戏剧进农村”等系列文化下乡活动,演出700余场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空中大讲堂 A0013 名家畅谈浙江戏曲传承 ■文字整理/摄影 贾晓东 张琰 汪亮 陈益 孙敏 金琪 方洁 2007-7-29 钱江晚报a00132007-07-2900020;钱江晚报a00132007-07-2900023;钱江晚报a00132007-07-2900019;钱江晚报a00132007-07-2900022;钱江晚报a00132007-07-2900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