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2版:人文·民生文艺
3  4  
PDF 版
· 抄袭?
· 可到家附近的“购物中心”看电影了
· 西湖里荷叶如绿浪涌动
有人说似乎闻到了“荷叶糕”的味道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西湖里荷叶如绿浪涌动
有人说似乎闻到了“荷叶糕”的味道

又到了采荷晒荷蒸糕的时候了
  本报讯 西湖边的盛夏,“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季节。微风拂来,西湖的荷叶就像亭亭玉立的姑娘儿,翩翩地舞动起裙裾来。香风十里,岸边散步的老杭州时常会陶醉在荷叶散发的阵阵清香中,记忆仿佛回到了十多年前吃荷叶糕的年代。荷叶糕是杭城地道的消夏民俗。

  二伏、三伏天正是采摘荷叶的最好时节,因为过不久荷叶就要泛黄枯败。这时的荷叶已长得像大绿盘了,叶子上的颗颗水滴就是很诗意的“雨霁”,像珍珠般晶莹剔透,美不胜收。采荷叶的人泡在西湖水里,身边漂个装荷叶的桶。他们的手很利落,一手掀起贴在水面的荷叶,一手麻利地把那贴着叶蒂的杆子掐断。剪下的荷叶就放在荷叶桶里,不一会儿,木盆就堆满了厚厚几十层荷叶。

  荷叶上密密匝匝有些小刺,一不小心就会在手臂上留下几道红印。采荷叶,得穿着长袖衫,戴着橡胶手套,“武装”得严严实实。 

  这样的景象已消逝十余年了,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西湖的荷叶是允许市民们采摘的,现在可不一样了,西湖的荷叶只好看看的,不好随便采。管理部门专门会派工人集中采的。

  不过不能采也好,虽说品西湖荷叶香的口福没了,饱饱眼福也是件惬意的事。西湖游客、杭州市民们可欣赏到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生命历程。

  民初有首《羊城竹枝词》就描述过采荷叶的情景:“泮塘荷叶尽荷塘,姊妹朝来采摘忙。不摘荷花摘荷叶,饭包荷叶比花香。”荷叶的清香还可用在吃的地方,在杭州,比较有名的是“荷叶糕”和“叫化鸡”。

  要做佳肴,光把荷叶采回家还不够。人们还得挑个阳光猛的好天气晒晒荷叶。晒荷叶可是一门学问,因为随便铺在地上的话,风一来,荷叶就吹散了。老底子杭州人想到了一个简单的法子,每片荷叶都对折,一片压着一片铺好,上面再压上两根长的竹条,竹条两端再放上两块大石头,这样风再大,荷叶也吹不走了。

  阳光把荷叶烤得干巴巴的,活像一张皱皱的牛皮纸。风儿袭来,家门口的空气中弥漫着荷叶的味道。有人用草绳把晒干的荷叶捆扎起来,挑出去卖。有人拿干荷叶封酒坛子,有人拿干荷叶包红糖或白糖,也有人家做起荷叶糕了。

  夏天,胃口不太好的时候,巧手的主妇们就做起荷叶糕来调节下口味。荷叶铺在锅底,倒入发酵的调成糊状的面粉,再点缀几颗枣子、莲子,蒸个大约25分钟,荷叶糕就可以出炉了。蒸的过程中,一缕缕的清香飘出来,馋涎欲滴。这时,迫不及待掀开锅,只见黄灿灿的的荷叶浆包裹在糕的表面,晶亮如玉,孔细似针,荷香扑鼻。

  吃的时候,杭州人特别讲求精致,先用一个如利刀的竹片把荷叶糕划成菱形形状的小块。荷叶糕软绵绵的,食之糯而不粘,甜而不腻。一口咬上去,顿时觉得满嘴生香,心也变得悠悠然了,犹如在夜风里摇曳的荷叶倩影。

  现在,市面上出售的荷叶大多是出自建德、湖州一带,很多人买去泡泡凉茶,做荷叶糕的倒是不多了。

  本报记者 韩晓军

  本报实习生 陈伟 特搜队员 夏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民生文艺 D0002 西湖里荷叶如绿浪涌动
有人说似乎闻到了“荷叶糕”的味道
2007-7-31 79FAD5188F1FFEC848257328003AE334;钱江晚报d00022007-07-31000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