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2版:光辉岁月
3  4  
PDF 版
· 走进军博 见证辉煌
· 辉煌成就 与民共享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3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走进军博 见证辉煌
本报记者京城参观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王天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
  以前看军事展览,总是在仰望。各种精良武器装备传扬出赫赫声威。各种先进军事装备,神秘而威严。而这一次,中国人民军队走过的光辉历程,却与我们如此贴近。今天,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的展厅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的奋斗历程历历在目:这里记录了人民军队从单一陆军发展成现代化合成军队的坚实步伐;这里也展示了解放军追求用忠诚和热血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崇高目标。

  ■崭新风貌 扑面而来

  7月16日开始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的《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让我们走近了这支令人自豪的军队。此次展览,通过1750件实物、970余幅图片、20件国产大型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装备、6座大型景观,使我们全方位地了解人民军队与新中国共同发展的历程。

  这个由中宣部、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共同主办的军队建设主题展,从布展那天起就为社会所注目,人们期望近距离感受我国国防和军事建设的成就。

  来自北京空军司令部的郭吉太和战友们当天一大早就赶到中国军事博物馆,就是为了能够一睹我军的军事成果,他说:“今天见到我们的军事科技实力真是今非昔比,从心里感到自豪。”

  一名专程从南京赶过来参观展览的82岁老兵发出由衷感慨:“我们的军事力量这样强盛,作为一名老兵,我深深地感到骄傲。现在的军事力量都是科技力量的展现,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催促中国的年轻人努力奋斗啊。”

  ■新文物 新展示

  这一次,观众们很幸运,许多文物都第一次与大家见面。展览展出了毛泽东观看大比武时打过的沙袋、周恩来亲拟的炮击金门广播稿、1956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签到簿、研制原子弹使用过的手摇计算机、解放一江山岛插上203高地的红旗、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的请战书、雷锋日记等珍贵历史文物外,还展出了驻香港、澳门部队首次升起的国旗、军旗,抗洪英雄李向群穿过的救生衣、方永刚撰写的部分讲义等新文物、新展品。

  展览不仅展出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1964年大比武时毛主席察看过的步枪,抗美援朝时邱少云牺牲时紧握的冲锋枪,而且展出了5.8mm枪族等新型轻武器和新型主战坦克、新型步兵战车、新型自行高炮、新型地地导弹、中程地空导弹、歼击轰炸机等大型武器装备,以及一些后勤保障装备。

  在外企工作的陈建国带着9岁的儿子一起来观看展览,平日里酷爱军事知识的他说:“一个国家必须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强大的军队是我们经济建设的坚强后盾。我要让儿子从小就接触军事,了解我们的国防知识。”说到这里,陈建国爱惜地摸了摸儿子:“我希望他能做个真正的男子汉,那就是既懂科技,又了解军事。”

  ■新技术吸引观众眼球

  记者发现,展览中运用的一些先进展示技术和展示手段人气很高。序厅运用了折幕投影;“抗洪景观”采用了互动感应系统,形象地再现了九八抗洪宏大而壮观的场面。

  尤其是前来参观的一个个小军事迷们瞪大了眼睛,生怕漏掉一个细节。来自湖北武汉的一群夏令营的孩子们索性坐在地板上,尽情观看享受着光与影的军事天地。“联合作战”和“经典军事影片集锦”使用了20倍增益高清投影屏幕。机器人作战平台,表现了机器人的行军和作战。

  ■新时期动人的新典型

  展览中不仅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涌现出来的“南京路上好八连”、“硬骨头六连”、“学习毛主席著作红九连”等英雄群体和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王杰、欧阳海、安业民、杜凤瑞等英模人物,而且突出宣传新时期以来涌现出来的苏宁、李向群、杨业功、华益慰、方永刚、李中华等新典型的动人事迹。

  今年42岁的赵和勇也是从山东专程赶来的,他连连说:“看不够,看不够。我是一名退伍军人,我放下家里的事情连夜坐火车赶过来的。真希望能将展出的时间延长一点,让我的家人再来接受一下国防科技知识的洗礼。”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光辉岁月 A0002 走进军博 见证辉煌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王天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 2007-7-31 钱江晚报a00022007-07-3100019;48257178002CE173482573280032CB36[A1-王天娇≈B1-陈进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