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3版:焦点人物
3  4  
PDF 版
· 井下:我们绝不放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井下:我们绝不放弃
》》》》》 本版撰稿:许杰
  2007年8月1日。这个日子注定会在中国矿难救援史上浓墨重彩地写一笔。

  “出来了!出来了!”上午11时38分,在河南省陕县支建煤矿东风井口,当第一名获救矿工兰建宁在救护人员的搀扶下走出井口时,现场顿时掌声雷动。

  一名在井外等候多时的老矿工激动得双膝跪地,痛哭流涕。他太高兴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在地上地下相隔整整3天后,他又见到了自己的矿工兄弟。

  7月29日上午8时40分左右,河南省陕县支建矿业有限公司支建煤矿东风井因山洪暴发引发透水事故,当班的102人有33人成功升井,69人被困井下。8月1日12时54分,随着最后一名矿工的安全升井, 69名矿工在井下被困75个多小时后全部生还。

  劫后余生的他们,有的已恢复了平静,有的还沉浸在激动中,有的似乎还心有余悸。他们以各自的叙述中,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矿工井下遇险不惊、顽强自救、绝不放弃的图景。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已过了50岁,最小的只有22岁。

  

  吉先法:

  井下75小时 险象环生

  40岁的吉先法,是陕县支建煤矿井下采煤队班长,这位有心人还在井下的时候就想着要把这次井下的情况都记录下来,包括人员调配、设备和井下的救援组织,为的是给以后的抢险救援留下点经验。

  7月29日8时40分左右,煤矿巷道内突然发生透水事故,水几分钟就上来了,大家一起往巷道内的制高点跑,集中在长约30米、横截面有3平方米的狭小巷道内,吉先法当时就感觉心慌,气闷,呼吸困难。

  在慌乱之中,吉先法开始组织矿工们打捞通风管和氧气罐,首先保障大家勉强呼吸,然后测量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发现暂时没有太大的生命危险。

  安静下来后,开始清点人数,一共有69名矿工被困。就在清点完人数两三分钟后,巷道内的电话突然响了,这时大家都感觉有获救的希望了。

  当时井下的两个巷道都被水淹没,有人考虑潜水过去。由于巷道被淹太长,并且被淤泥堵住无法实施。

  7月29日晚上12时左右感觉最困难,突然停了两次电,加上拥挤的巷道内呼吸困难,大家开始心慌了,有些人干脆趴在了巷道内,气氛开始凝重,有些矿工的情绪有点失控。吉先法一直劝说:“没事,没事。”但那个时候自己心里也没有底了。供电恢复正常后,大家的情绪才有所好转。

  7月30日早晨,吉先法专门测量了水位,发现才下降了4厘米,当时就害怕了,照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但是不敢和大家说。当时吉先法心里太着急了,和井上人员通话说,让井上人员每过1个小时打一次电话,让井下知道最新进展。

  转折最大的是1日凌晨,矿工们在下面都能听到对面抽水泵的声音,有几个人兴奋地背着他偷偷跑过去看情况,感觉和对面的救援人员伸手可及,就是过不去。

  后来吉先法组织两名矿工进行一次趟水探险,这次探险也是最有效的探险,当时和对面的救援人员只有3米至4米的距离,而且进行了对话。随后吉先法和上面通电话进行汇报,只要挖1个小通道就可以钻出来了。也正是通过这个通道我们才出来了。

  一直激动、大声地回忆着井下历险的吉先法,在说到10岁的儿子时,眼圈忽然湿了。“孩子没事的时候总喜欢趴在我背上数我身上在巷道里挖煤时留下的伤疤。几天没见到儿子了,心里真是很想他,以后一定要把井下这段难忘的经历讲给他听。”

  曹百成:

  我向弟兄们承诺过

  “8月1日那天是我的生日,我的第二个生日。我在这一天里获得重生。”在获救时最后一个走出矿井的曹百成躺在病床上激动地说。

  曹百成今年42岁,陕县硖石乡东岭村人,是陕县支建煤矿开拓队副队长。他说,事故发生时,在井下工作的有6个队,他和其他几个队的负责人立即把这6个队共69人全部集中在一起。当时,200多米的巷道被大水淹没,被困人员开始惊慌、绝望。为了能安全脱险,他们几个人一边稳定矿工们的情绪,一边商定临时组成一个领导小组,展开自救。首先,他们把矿工们带的干粮全部收集起来,锁在一个铁箱子里,约定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吃:“要活一块活,要死一起死。”

  8月1日早上,曹百成等人商量,找几个水性好的矿工先下水探险,争取早些与抢险队接上头,以缩短营救时间。当时,大家都踊跃报名。上午11时,矿工们接到井上电话,抢险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他们很快就可以出去了。听到这个消息,矿工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个个欢呼雀跃。

  升井时,曹百成特意把自己所在的开拓队留在最后,并且把自己留在最后一个。他说:“我是队长,我给弟兄们承诺过,有我在,他们就在。只要有一分危险,我都要留给我自己。”

  曹百成说:“我们能够活着出来,是全社会关心救助的结果。” 被消防队员搀扶着走出井口,特别是省市领导紧紧握住他的手的那一刻,曹百成百感交集。采访中,一直平静乐观的他回忆起当时脚踏地面的一刻几近呜咽。

  郭石屯:

  三天三夜没合眼

  “我们这69条人命可是从死中变活、起死回生。”40岁的安全员郭石屯身着病号服,刚刚接受完医生检查,正斜躺在病床上,脸上显得比较平静。作为安全员的他,始终得保持着清醒头脑,在有的矿工又累又饿还能睡一会儿的时候,他三天三夜都没能合眼。

  这70多个小时里,心里真是几番上下,一会儿觉得有救了,一会儿又没了希望。遇险的第二天,气上不来,还停了会儿电,有的人比较恐慌,有的矿工哭了。作为安全员,他不能乱,于是和几个班组长一商量,得稳住神,稳定井下人员的情绪。“要相信党和政府一定能够解救我们上去”,他们劝大家。郭石屯量了量瓦斯浓度,发现并不高,就说能活,没啥问题。后来通风了,有电了,更感觉有希望了。特别是接到省委书记徐光春的电话,说中央领导都很关心他们,井上正在进行全力抢险,请大家相信一定能把他们救上去,让大家一百个放心。

  随后,井上人员通过通风管,给他们送来了牛奶、面汤和盐水,让他们维持着体力。在井下69个人共有69盏矿灯,因为一盏灯只能维持8小时,为了节约使用,矿工们每次只用6盏,保证一直有亮光。

  兰建宁:

  冒死行动第一个获救

  兰建宁,他就是第一个被营救出的矿工,正是他的冒死行动给被困矿工争取近四个小时的时间。

  记者很好奇地问兰建宁:“面对洪水,你第一个下水,当时是怎么想的?”兰建宁说:“因长时间被困井下,身体消耗快,加上二氧化碳浓度高,精神不是太好,但我想,只有我们与救援队伍迅速取得联系,才能保证所有矿工的安全,我自己就提出试一试,当时我看水下去了,水位刚齐胸有泥有沙,就想到了游出去,可是大家都不让我下水,但是我想着自己从小水性好、身体也好,得给大家找条出路,我就边走边游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终于看到了灯光,就知道我们有救了。”

  8月2日下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兰建宁与67岁的老母亲郭小妮、妻子和年仅一岁半的儿子团聚在一起。

  郭老太太激动地哭着说:“这几天,我的心都揪着,真是担心、害怕,但是一想国家这么大,不会撇下这些人不管,这次国家下多大的劲啊,让俺们拿啥报答啊。”

  兰建宁向记者谈起他被困时的情景时仍心有余悸,“当时水淹上来我们都往高处跑,大家七嘴八舌都乱套了,真不知道该咋办,最后有两个兄弟找到了排风管,大家都聚到一起。”

  在井下的四天三夜里是怎样的一种生活?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他们这些被困矿工?兰建宁说:“我饭量大,当时下井时带的有干粮,拿了六个鸡蛋,两个烧饼还有矿泉水。后来,接到上面的电话,让我们不要乱、不要怕,政府正在尽全力营救我们,让我帮助稳定大家的情绪,这时候我们心里有底了。在井下大家都把干粮省着吃、分着吃,安心等待救援,最后又喝到了打进来的牛奶和面汤。”

  谈起目前的身体情况, 兰建宁笑着说:“刚输了一瓶液,现在好多了,又见到了俺家人,别提有多高兴了。”看得出,现在的兰建宁正沉浸在和亲人团聚的喜悦里。

  侯海峰:

  最年轻矿工心怀感激

  22岁的侯海峰,是这次被困矿工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半年前刚来到这个矿上。摘下了眼罩,洗掉了煤灰,他现出了白净的面庞。刚刚和半岁的女儿见了面,还沉浸在幸福中的他,谈起了劫后余生的感受。

  一开始透水的时候,不过几分钟就把巷道堵死了,电也停了,通信也断了,风也没了。当时真感到害怕,都要绝望了。不一会儿,拉上了一个气管,暂时能供上风了。一会儿又听到了电话铃声,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外面电话说大家都在全力救人,要他们不要慌。领导们也不断来电话安慰他们。“有一线希望就要出去”,工友们互相安慰着。出去的时候,工人先上,班组长靠后,安全员最后走。1日上午,准备升井,救护队员排列在巷道两侧,浑身都湿透了,有的地方太窄,救护队员干脆趴在了边上,两个人分别架着侯海峰,把他救回到了地面。刚上井时,侯海峰心里猛然一酸,直想哭却又哭不出来,总算又活过来了,又有了第二次生命。

  能活着上来,真不是个人命大,而是全社会都在关心救助的结果。他深知,不是上面人抓紧施救,自己根本活不下来。侯海峰在井下两次跟妻子通了电话,尽管嘴上说着自己没事,但心里还是很辛酸的。“大家能感到上面的人都很着急,一再鼓励我们要坚定信心。记不得哪位领导说了,出来以后请你们喝酒,大家都是兄弟了。我们在里边呆多少小时,外面的人也会焦急多少个小时。”

  侯海峰说,这次能活着上来,将来要好好报答社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焦点人物 C0003 井下:我们绝不放弃 》》》》》 本版撰稿:许杰 2007-8-6 钱江晚报c00032007-08-0600007;钱江晚报c00032007-08-0600021;48257178002CE1734825732D0029C5DE[B1-徐健(新民生)];钱江晚报c00032007-08-0600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