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8版:每日新闻·科教
3  4  
PDF 版
· 原创性少了
成人化功利化多了
· 为航天飞机“查身体”
· 用罗非鱼控制疟疾
· 赴美读研究生
申请数和录取率增两成
· 周日晚听留学讲座
· 参观博物馆可报名
· “催学”不利幼儿成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原创性少了
成人化功利化多了

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热闹之中有隐忧
■本报记者 梁建伟
  本报讯 第2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本周在云南昆明闭幕。作为青少年科技比赛的老牌赛事,此次参赛人数、获奖数目、评委数历届最多,有来自全国各地35支代表队的538名优秀青少年选手和70名科技教师参加了本届赛事,共有386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参赛,评出一等奖70项。但热闹之中有隐忧,获奖项目有的成人色彩浓厚,有些颇像博士论文的题目,缺乏青少年的可爱和童趣,高考加分、带队老师职称晋升的功利性目的越来越强烈,甚至有业内人士爆料,很多项目都是老师在操控,学生并非主创——我们究竟应该把青少年对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的热情引导到何方?

  对成人化的质疑

  浙江传媒学院附属中学副校长陈欢庆多次参加过科技创新大赛,他有一个感觉,每一届创新大赛胜出的作品,总会有一些让人怀疑:难道这是我们中学生在关注的内容?

  他发现有一些项目的选题非常高端:基因、干细胞、纳米技术,比如《抗肿瘤药物紫杉醇的酶法合成》、《应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解决灵芝杂交育种难题的研究》、《钼、铁离子的浓度对光合细菌产氢效率的影响及产氢废水的筛选》……不禁让他感叹:如果现在的中学生真的能关注并熟悉这些领域,并在此作出一番研究,那么他们可真是不简单啊!

  再让我们来看一看美国一些高中生6月25日在剑桥的一些发明成果:装在头上的遥控装置、可在地下使用的定位和通信设备、可重复使用的灭火弹……

  青少年创新,按照常理关注的应该是身边的事物,从细小的、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入手,但为何动辄去做大学实验室里才出现的项目呢?

  在去年的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上,不少评委表示,很多项目真正体现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但是不排除一些参赛项目明显超出了中学生现有的能力,孩子们在其中的贡献度值得怀疑。这样的质疑声音,在今年的大赛上同样有。

  对功利化的质疑

  2002年,有学生在网上开出10万元的价格,购买能获创新一等奖的项目(主要指小发明)。

  记者了解到,类似这样极端事件的出现,是因为少数家长千方百计把创新大赛当作跳板,为了孩子能获奖甚至不惜花钱买项目、请“枪手”、聘请专家教授指导等,使孩子们的创新活动变得很“功利”。为什么?一个最根本的因素:获得创新大赛一、二等奖的学生,可以获得保送重点大学的资格,或者中考、高考成绩加20分。

  还有一些隐性的功利,是学校脸上有光,带队老师职称晋升有望,所以有学校出了成绩迫不及待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希望妇孺皆知。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陈征燕是台州一中的物理老师,从2002年开始,她就带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陈老师说,创新大赛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投入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而不是追求结果。

  陈老师告诉我们,在今年的创新大赛上,评委们比较注重项目是不是学生自己做的,在向学生提问时,会多问一些研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我们获一等奖的项目是调查报告《台州POPs和重金属污染情况与对策》,一般很难获奖,以往获奖的项目是从高端实验室出来的。现在看来,专家还是比较看好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研究过程的。”

  陈老师说,作为学生的指导老师,她所要做的,就是“领着学生去经历!”“我们不要去管最后结果是什么,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过程锻炼比结果更重要。仅仅是为了结果,甚至造假,即使能进重点大学,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的不会是美好的东西。”

  省科技馆副馆长杨英带队多年,她的观点跟陈征燕不谋而合。杨英认为,现在大赛越来越难了,有些获奖作品超乎学生水平。“举办学生类创新赛的初衷,是希望在实践过程中激发孩子的兴趣点,孩子的原创性是主要的,大人的辅导是需要的,但不是占主导地位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科教 A0008 原创性少了
成人化功利化多了
■本报记者 梁建伟 2007-8-11 48257178002CE17348257333000C21B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