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3版:焦点人物
3  4  
PDF 版
· 林秀贞:大爱无声
· 李华芬:爱的奉献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白血病女孩踏上支教之路
李华芬:爱的奉献
  24岁的河南女孩李华芬在贵州大方县支教已经一年多了,而在她走上支教之路前的一整年时间,她几乎都在接受白血病治疗。而支持她挺过治疗的,正是大山里那些她曾经帮助过的孩子们。这个感人故事被改编成了电影,以李华芬等人为原型的电影《杜鹃花开》于6月在大方县开机拍摄。

  资助山区儿童期间患病

  李华芬出生于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严湾村,母亲务农,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微薄的收入仅能维持全家生计,但艰苦生活却给了她善良的心灵。

  2003年9月,李华芬考入河南省财经学院就读国贸系电子商务专业。2004年,李华芬在网上看到支教大学生徐本禹的事迹后,彻夜难眠。她被当地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山区孩子那一双双渴望读书的眼睛深深地感动了,第二天,李华芬写下了一份题为《他(她)的眼神》的倡议书:“让我们从捐献一个空瓶子、一张旧报纸做起,关注那些没钱上学的儿童。虽然只是轻轻的一挥手,但是实现了一个孩子一生的梦想……”一个被称为“爱心捐助”的活动由此在河南财经学院校园展开。

  李华芬和她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把捡瓶子、拾废纸变卖的357.3元钱,全部寄给在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小学支教的徐本禹,资助了该校两个贫困生重返校园。

  正当李华芬积极投身于救助失学儿童的善举时,灾难却悄然降临。2005年1月18日,李华芬被河南省中医院确诊为骨髓性白血病!这对于一个原本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而李华芬病倒后,却还牵挂着那些她曾经帮过的孩子。她一再嘱咐同学们把“爱心捐助”活动坚持下去。因为大量的化疗、放疗,李华芬双眼模糊得看不清东西了,她还求爸爸代笔写信询问大石小学的状况,却只字不提自己的病况。

  受助儿童排队为她捐款

  李华芬曾经想过放弃治疗。但得知李华芬得病后,在大石小学支教的徐本禹立即和其他老师商量应该怎样帮助李华芬。这个消息被前来交作业的语文课代表知道了,当天下午孩子们就主动发起了捐款。孩子们在“为李华芬姐姐募捐”的募捐箱前排起了长队,全体师生和家长共捐款1115.3元。

  2005年4月,华中农业大学贵州支教基金会工作人员代表徐本禹和基金会全体义工前往郑州,看望慰问正在接受治疗的李华芬,并转交了大石小学师生及华中农大师生的捐款。

  听说大石小学师生为她捐款,李华芬十分难过,她坚决拒绝接受这笔捐款。华中农大贵州支教基金的工作人员只好将捐款交给河南财经学院的老师。李华芬得知后,坚持让自己的父亲把钱寄给徐本禹,却被徐本禹再次邮寄过来。

  当年6月中旬,做完第三次化疗的李华芬忍着病痛,到贵州看望了大石小学的孩子们。在那里,她看到一个女孩家里十分贫穷,便把自己的衣服送给了那女孩。回校后,她又多方努力联系到一位好心人,将资助该女孩完成学业。那个时候,她便下定决心,病好以后一定要去那里支教。

  热心人将李华芬的故事发在了网络上,更是引来众多网友的关心。在许多认识的、不认识的人们的帮助下,在山区孩子们的支持下,李华芬终于在2006年2月,完成了自体干细胞移植手术。

  病愈后踏上支教之路

  结束治疗后2个月,李华芬不顾身体的虚弱,毅然踏上了前往贵州的支教之路。

  家人朋友为她的身体担心,也有人对她冷言冷语,但这些都阻挡不了她的脚步,“我也不知道病能不能治好,我只想在活着的每一天做有意义的事情。”

  用电难,吃水难,买菜难,支教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然而李华芬似乎忘了自己是个病人,不光尽心尽力地教课,还承担起帮其他支教老师做饭的任务。“他们都爱吃我炒的土豆丝。”她说。

  因为当地经常下雨,可孩子们没有雨具,经常穿着湿衣服坐在教室里听课。于是李华芬向孩子们许诺,决不再让他们淋着雨上学。许多热心网友通过李华芬的博客知道了这些,纷纷为大石小学捐赠了雨伞、雨鞋和棉衣。

  李华芬看到大石小学没有体育器材,也缺乏图书,就拿出别人捐给她治病的6000多元钱,为孩子们购买了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器材和课外书籍。在李华芬支教日子里里,大石小学的许多学生都通过她的牵线搭桥得到了好心人的资助。在李华芬的努力下,大石小学建起了第一个学生食堂,解决了学生们中午就餐的问题。

  算到现在,李华芬在贵州支教已经1年多了,而她还将继续为了大山里孩子们的读书梦努力下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焦点人物 C0003 李华芬:爱的奉献 2007-8-13 钱江晚报c00032007-08-1300010;钱江晚报c00032007-08-13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