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4版:焦点人物
3  4  
PDF 版
· 张彦军:“的哥”勇士
· 谢延信:大孝至爱
· 赵在和:助学义工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默默照顾亡妻亲人33载
谢延信:大孝至爱
  最近一年里,55岁的河南矿工谢延信成为方圆上千公里内的“大名人”——他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内退前只是一位常年在192米井下工作的普通采煤工;他没有井下舍身救人的壮举,也不是先进劳动技能的发明者,甚至缺乏一技之长。

  谢延信似乎只做了一件事情。他用几乎半辈子——33年时间,照料亡妻的父母及呆傻的妻弟,一度被邻居视为“傻子”。但当了33年“傻子”后,几乎所有人都被感动了——“我真的做不到他那样”。

  谢延信的老家安阳,殷墟的所在地,自古就流传着“二十四孝贤”的传说,现在,他的名字被同样流传,人们总是习惯地加上一个前缀:“大孝至爱”。

  一诺至孝三十载

  谢延信原名刘延信。1973年4月,河南省滑县农民刘延信与同乡谢兰娥喜结良缘,第二年7月,产下女儿刚40天的妻子因产后感染撒手西去。面对痛失爱女、只剩一名呆傻儿子的岳父母,刘延信眼含热泪,立下赡养誓言。为使二老相信他的诚意,他把自己的姓改了,刘延信成了谢延信。

  命运并没有对他有所眷顾,1979年10月岳父突然得了中风,经过7天7夜的抢救,与死神擦肩而过,但却终生与床为伴。就这样,一家五口,四个人生活不能自理,还要为两个老人寻医问药,家里唯一固定的经济来源就是岳父每月60多元的病休工资。没钱看病,没钱吃饭,挖过野菜、吃过红薯叶、捡过菜叶……谢延信咬着牙把这个家支撑了下来。在谢延信照料下,岳父躺在床上18年没生过褥疮,后来竟然奇迹般地能扶着凳子慢慢挪动了。

  1996年8月,岳父去世了。为支撑这个家,谢延信在附近的砖窑厂烧过砖、在建筑队打过小工,搞过搬运。挣到的钱给老人买肉买水果补身子,而他自己腌制的咸菜一吃就是十几年。为腾出精力,谢延信狠下心来,把女儿送回老家跟着自己的父母过。

  1983年,谢延信进焦煤集团朱村矿当了一名掘进工。他的孝心,打动了老家同村女青年谢粉香,那一年,他俩结了婚。

  如今83岁的老岳母身体比以往好多了,而谢延信的身体却每况愈下。脑出血三次的他,落下了反应迟钝、行动不便的后遗症。

  出名后风范依旧

  成为公众人物后,谢延信经常需要陪同报告团外出做报告,参加各种会议和公司安排的定期治疗,他曾几次到公司找领导要求上班,却都被劝了回去。公司帮扶小组每周到他家问他和家人有什么困难,他回答总是只有两个字“没有”。尽管成了名人,但谢延信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妻弟依然尽心尽力,去外地回来,还会给家里捎点点心和纪念品。

  今年4月,谢延信参加“感动中国的矿工十大杰出人物”颁奖时,中国煤矿文联帮扶他1万元,老谢成立了“谢延信基金”,准备帮扶生活困难的人。

  妻子谢粉香说:“自从报纸、电视上播出老谢的事后,北京、武汉、天津、海南等地的好心人打电话、写信要求寄钱、寄物,都被老谢拒绝了,还有几个家政公司、托老公司和个人来家里找到老谢,提出给丰厚的报酬,要求老谢代言广告和以他的名义合伙办公司,许多邻居也劝老谢这是个挣钱的‘大好事’,也都被老谢婉言谢绝了。”

  谢延信惦念的只有家里的亲人,尽自己的力量照顾好他们已是他最大的愿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焦点人物 C0004 谢延信:大孝至爱 2007-8-13 钱江晚报c00042007-08-1300014;钱江晚报c00042007-08-13000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