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2版:每日新闻·警世
3  4  
PDF 版
· 贪心女人一年骗了70万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贪心女人一年骗了70万
骗你前先施以小恩惠,这样的骗子你要当心
  ■文 林时兴 图 章桂龙 任志根

  

  姚卫华,平湖市广陈镇一个年仅24岁的农村妇女,中专文化程度,十分爱好传统文化,满口仁义礼智信。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1年多的时间里,骗得亲戚朋友的血汗钱70多万元。2007年8月8日,平湖市法院以诈骗罪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二年零六个月。

  a

  住院分娩“骗技”初露

  7月24日,烈日当空,高墙铁网。平湖市看守所。

  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官提审了姚卫华,长达一天的审讯过程中,她始终显得很轻松,很冷漠。齐耳短发,白白胖胖的脸蛋,宽大的淡黄色囚服和黑色中裤遮挡不住女人分娩后的成熟风韵,看不到坐监女囚的憔悴和疲惫。她用十分标准的普通话像讲故事一样讲述她走向犯罪的心路历程。

  生活中经常会听说每遇到重大交通事故或其他刑事案件,就有些人自吹与某领导关系好,熟悉司法程序,能化险为夷“搞定”案件。此类人被称之为“诉讼掮客”。姚卫华就是这类人。

  2005年8月11日晚上,姚卫华舅舅的干儿子沈某无证驾驶摩托车,在平湖市钟埭街道撞了人,车子被交警队扣押等待处理。

  过了几天,沈某到平湖中医院看望被他撞伤的病人,碰见正在住院准备生小孩的姚卫华。姚卫华熟悉交通事故的整个处理程序,抓住沈某父母急于处理事故、让儿子去当兵的心理,自吹她老公认识交警队很多人,这点小事能帮忙摆平,当即就叫沈某先付1000元活动费。

  9月23日,姚卫华又开口要了8500元。10月3日,姚卫华觉得沈某一家很好骗,就说沈某的事故需要押金,交了钱就没事了,否则要拘留,沈某父母在平湖景江宾馆对面的建设银行又给她打入9800元。10月8日,姚卫华又说,沈某在交通事故中负全责,要再付一些钱,就把此事私了,又从沈某父母手中骗得6000元。

  10月底,姚卫华在平湖中医院生完小孩,前面四次所骗的钱花光了,手头又没有钱了。姚卫华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再一次对沈母说,对方要打官司,你再拿3.1万元,我们争取私了掉,老实巴交的沈某父母又如数地把钱送到姚卫华家。11月,沈某因为交通事故案子未了不能当兵,沈某父母就叫姚卫华一起到交警队了解事故处理情况。姚卫华精心设计的一场骗局终于露了馅。

  b

  在小镇上出了名

  姚卫华自此在广陈镇上成了家喻户晓的“骗子”,自己也觉得实在没有面子。其实她在广陈镇早就出名了。

  1982年出生的姚卫华,17岁考上了嘉兴丝绸工业学校,学习服装设计,19岁辍学回到家后,在平湖市广陈镇上开了一家个体服装店。姚卫华本来有一个相恋多年的男友,并按农村习惯定了亲。但就在开服装店期间,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做了“第三者”。经广陈镇司法所调解,姚卫华的父母退给她前男友几万元定亲彩礼,才了结此事。这桩婚姻变故在广陈镇上一时议论纷纷。

  历史上著名人物爱面子、守贞节的荣辱观,姚卫华都能说出一二,如苏武牧羊忠贞不渝,诸葛亮受托鞠躬尽瘁等。她说“人类自从第一次用树叶遮身,羞耻之心便油然而生”。婚姻风波以及骗钱非议,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姚卫华感到在乡下抬不起头来。

  2006年春节过后,农村该干活的都干活去了,姚卫华整天闲着无所事事,精神空虚,胡思乱想。她在父母家实在呆不下去,就不告而别,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到平湖市区租房过起了独居生活。父母和丈夫急得四处寻找。

  2006年2月一天,她丈夫的一位开出租车的朋友意外看到姚卫华母子。她丈夫获悉后马上赶来,结果三天三夜苦苦等待都不见人影。2006年3月初的一天,姚卫华突然打电话叫她丈夫到平湖圣雷克大酒店对面等她,原来那里是办理离婚手续的民政部门。丈夫始终不同意离婚,姚卫华也不肯跟丈夫回去。

  c

  花了60元变成“姚惠芳”

  此时,姚卫华带着结婚办酒收的红包和小孩过年收的红包共两万多元钱,在平湖租房,远离了流言蜚语,日子过得很是悠闲。不过,她很快就坐吃山空。因为有过“诉讼掮客”的骗钱经验,她又萌生了骗钱花的念头。

  她花60元钱办了一张名字为“姚惠芳”的假身份证。

  姚卫华经常在当湖街道的一个小店购买婴儿用品,认识了看店的周某,她小孩以每月1500元的工钱托给一个阿婆带着,这个阿婆刚好与周某是邻居,这样一来二去她与周某就很熟了。

  4月,她借口和老公关系不好,刚做过流产手术,周某夫妇对她很同情,就叫她住到自己家中。接着,她谎称自己是A服装厂老板儿子的情人,并借故叫那老板的儿子开宝马车到周某家门口,取得其信任。

  数日后,她就对周某的丈夫说,你开出租车接客太辛苦了,将车卖掉,到她情人开的服装厂开小车子,每月1800元。头半月还没到厂里开车,她就付900元工资给了周某的丈夫,让他们夫妇初尝甜头,埋下骗局的伏笔。

  4月17日,她对周说,情人厂里出了交通事故,撞死一个人,要一次付给对方50万元,A服装厂管公章和财务的到外地去了,所以钱一下子拿不出来,请周某夫妇先借4万元,把事故了掉,等那边回来就把钱还他们。周某马上到银行取出4万元交给“姚惠芳”。

  6月初,她拿了一张《房屋拆迁公告》对周某说,她情人的老房子要拆迁了,他们不会去住,如要的话就给你们,只要支付房产证费用和装修费。房价持续高涨,有这么好的事真是天上掉馅饼。6月12日,她以做房产证为名向周拿2万元。6月15日,又以装修为名向周拿了6万元。6月中旬,她得知周某两个哥哥的老房子要拆迁,因为没有房产证,拆迁赔偿款要少很多。她就对周说,农村的房子一般房产证是做不出的,但是,她的情人与平湖市委领导关系很铁,能够帮忙办出房产证。

  过几天,周就把此事和两个哥哥碰头商量,两个哥哥很高兴妹妹遇见了“财神爷”,同意请“姚惠芳”帮忙办房产证。7月,姚就对周说,办房产证需要5.5万元,你去和两个哥哥讲一下,周的大哥答应出3万元,小哥出2.5万元,“姚惠芳”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又骗到5.5万元。

  d

  自称制衣厂老板娘

  姚卫华做事三心二意,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在嘉兴丝绸工业学校读了两年就中途退学,到平湖第一人民医院门口开了一年服装店,又到广陈镇中学当了半年代课老师,在广陈镇上开服装店不专心做生意,却陷入第三者角色。只有行骗这一件事姚卫华坚持下来了。

  2006年9月15日晚上,姚卫华在平湖近水楼台茶室喝茶时,认识了在某保险公司上班的G先生,她自称是“B制衣厂”老板娘姚惠芳,可以帮助介绍广陈几个大服装厂的老板娘到他那儿买保险,谈得很融洽就互留电话。

  9月26日,她打电话给G,声称自己老公要从日本回国了,公司的账里还缺6万元摆不平,请他帮想办法,G借她1万元。10月3日,她又打电话给G,说老公马上就要回国,账还是不平,肯定会吵架,帮忙再借1万元。G认为一个堂堂服装厂老板娘借1万元那是小意思,放松了警惕又借1万元。10月17日上午,得寸进尺的她又搞了一个手机号码给G发短信,大概意思是她被人绑架,对方开价100万,如果报警就会撕票,请他再想办法帮忙。

  这回G终于看出破绽,但G还是没捅破这张纸,而是以自己妹妹生病住院急用钱,催姚卫华还钱,好见好散。很识相的姚卫华眼看这小儿科骗术不灵,担心报警,就凑足2万元还给G,还给G一个1000元红包。

  骗G没有成功,姚卫华的诈骗对象又瞄准了周某的邻居韩某。

  12月22日下午1时许,她叫周某陪着到平湖市当湖街道某小区韩某家的车库内,对正在做窗帘布生意的韩某讲:“阿姐,我自己一个阿姐开了一家B制衣厂,年底内因偷税漏税被税务局查到了,偷逃的税金必须今天晚上交清,否则我阿姐要吃官司了,你借我8万,利息付8000元。”

  姚卫华打了一张8.8万元的借条,款就到手了,她马上来到星洲阳光城东湖花苑订了一套125.92平方米的房子。

  2007年1月19日,姚卫华独自一人打的来到韩某窗帘店里,装出一副很苦很可怜的样子,再次向韩某求援:“大阿姐,我不行了,你最后再帮我一次,A服装厂老板、我情人的父亲偷税漏税30万元,被关在派出所,今天下午5时前必须把税补齐,否则要吃官司。”

  为了取得韩某信任,姚事先写下13.3万元的借条,还把购买星洲阳光城的购房合同复印件抵押。老实本分的韩某看到这购房合同和3.3万元的利息确实很诱人,就相信了姚卫华,赶紧东拼西凑了10万元钱交给了她。韩某哪知这回又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e

  苦心培养诈骗对象

  短短一年,姚卫华在平湖狂骗一圈的同时,还把手伸到了平湖之外。她每月4000元包了一辆出租车,经常出没在嘉兴市的各大娱乐场所和酒吧,搭识一些酒肉朋友,也寻觅了一些新的诈骗对象。她的胆子越来越大,自称是平湖C服装厂老板娘,其后诈骗款额也越来越大。

  平湖市是服装之乡,有4000多家服装企业,从业人员达20多万。由服装发家致富的人确实很多,特别有一部分知名服装厂老板,成了个别人“拜金”的偶像。

  在审讯过程中,办案检察官任志根认为,姚卫华主要抓住个别人“傍大款意识”和“贪图小利意识”的弱点,以知名服装厂老板娘为招牌,以高额利息为诱饵,编织各种谎言,她费尽心机只有一个目的——骗钱。

  姚卫华说每培养一个诈骗对象都要花一段时间苦心经营,以小恩小惠润物细无声,让对方完全丧失戒备心理,如经常给周某买点小礼物,花700多元给戚某买羊毛衫购物券等等,让对方尝到甜头,一旦火候到了就下手。向每一个诈骗对象刚开口都称生意很大、项目很大、来头很大、用款数目很大,但只需对方帮一点点,这样很容易使人产生麻痹心理——她那么大老板娘做那么大生意借这么一点是小意思。

  姚卫华说自己从小读书一直很好,是班干部,喜欢写文章。她常常沉浸在文学的世界里,认为现实生活中人是不自由的,要接受法律约束。她就是没接受法律约束,才惹了麻烦。

  在审讯过程中,她多次说,钱大多打了借条,诡辩是民间正常借贷。经办检察官任志根认为,尽管有的钱是打借条,但她主观故意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客观行为是虚构事实、夸大其辞。行为结果是根本没有还款诚意,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严重,她的行为已触犯了刑律。

  姚卫华在行骗过程中,被个别人发现察觉的时候,她总是采取“游击战术”,拆东墙补西墙,骗了张三还李四,大多数被骗的人难以挽回损失。她挥霍无度,入不敷出,仅一年时间,母子两人生活费用就花了10多万元,这都是被骗人的血汗钱。

  几名被骗的女性哭着对检察官说,她也是女人,把我们骗得这么惨,怎么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姚卫华对经办检察官说,这场骗局她最大的感悟是应验了莎士比亚名作《哈姆雷特》中那段经典的台词:“不要向别人借钱,向别人借钱将使你丢弃节俭的习惯;更不要借钱给别人,你不仅可能失去本金,也可能失去朋友。”声音与表情都非常平静。只有当谈到刚满18个月的儿子时,才会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母爱本能显露无遗。

  姚卫华不停地骗不停地花,十缸九盖,总有玩不动的时候,再狡猾的狐狸尾巴也会露出来。多行不义必自毙,终于东窗事发,锒铛入狱。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每日新闻·警世 A0012 贪心女人一年骗了70万 2007-8-13 075E2B5F07A001F448257335002FDEA7[A5-林时兴≈B1-沈芸];钱江晚报a00122007-08-1300024;钱江晚报a00122007-08-1300007;钱江晚报a00122007-08-1300026;钱江晚报a00122007-08-1300006;钱江晚报a00122007-08-1300028;钱江晚报a00122007-08-1300005;钱江晚报a00122007-08-1300032;钱江晚报a00122007-08-1300004;钱江晚报a00122007-08-1300030;钱江晚报a00122007-08-1300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