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2版:人文·民生新闻
3  4  
PDF 版
· 媒体信息背景
· 沈爱青家的账单
· 每天10元钱的精打细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低保主妇沈爱青
每天10元钱的精打细算
  本报讯 在两人相遇不得不侧身“亲密接触”的狭窄小弄堂里转了好几个弯,记者找到了沈爱青的家。她正要出门买菜,记者就跟她一起去。

  原本老墙门口子上就有一个露天的小菜场,可她还是选择走20分钟的路到南星桥附近的紫阳农贸市场买,一来是菜式多,二来也便宜些。

  “包心菜怎么卖啊?”“一块八。”她挑了个最小个的放在电子秤上,电子秤显示的金额是三块二。“这么小一个还要三块多,不要了,不要了。”她朝卖菜的大婶摆摆手,又从旁边拣了几根西芹称称。二块二。“包心菜越来越贵了,又占分量,不划算。西芹每斤也涨了五毛。菜难买啊。”她一边和记者抱怨着菜价,一边从兜里摸出一张十块钱递给摊主。她只带了这十块钱,这是她给自己买菜定下的最大限额。

  路过肉摊,卖肉的吆喝着肉价回落了些,一般的只要12块一斤。沈爱青指了指挂着的一块大排,听到14块一斤的价格后,吸了口气,朝记者撅了撅嘴,走开了。她已经半个多月没买过肉了。

  见鸡壳新鲜,她买了两个。相比鸡腿、鸡翅等冷冻鸡品,这是最便宜的——三块二一斤,两个也只要两块八。“去年这个时候只要两块一斤就够了。”“猪肉涨价,牛肉、鸡肉的价格也带上去了,这些冷冻的鸡肉据说进价也涨了50%嘞。”

  随后,她又买了一盒豆腐,两包榨菜。豆腐凉拌,省油又省力,榨菜则是早餐配泡饭的。所有菜加起来,总共花了7块钱。

  三黄鸡每斤涨了一块,鸡蛋贵了六毛……回去的路上,她还是滔滔不绝地和记者罗列着菜价的涨浮,她说她的“两两计较”是被逼出来的,作为低保户平时的日常开支已经捉襟见肘,物价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牵动她的心。一个月300块伙食费的预算,去年还算宽松,今年就很吃紧了。

  49岁的沈爱青现在是杭州图书馆的清洁工;丈夫何关根以前是骑三轮的,三轮车被取消后就去帮别人送货,可当自备的送货工具“升级”为电动车,只有一辆破自行车的老何只能被迫下岗;宝贝女儿今年开学就念高三了,每学期1000元的学费最让她头痛——一个中年妇女最糟糕的困境她一个不少地摊上了。现在全家的收入就靠她每月850元的工资和政府250元的低保补贴。“物价涨了,我们这些工资低的人肯定难了些,好在社区和政府关心,给我们每个人加了60元的补贴。”这60元对她的帮助还是蛮大的。

  “你又买鸡壳,女儿读书那么辛苦,也该给她好好补补了。”回到家,同院子的大妈好心埋怨了几句。“她爱吃的,加点油面筋、豆腐皮、青菜一起放汤,能烧很大一锅了,蛮鲜的。”虽然嘴上这么说,可让女儿跟着吃苦,一直是沈爱青心头最大的疙瘩。

  丈夫老何正在洗前一天换下的衣服,全是些最普通的汗衫、短裤。“肥皂省着点用,一块肥皂涨了四毛嘞。”沈爱青有点心疼,“要不是我前段时间摔断了手还没好全,我才不要他洗呢。”说完朝记者笑笑,希望我不要介意她的“斤斤计较”。

  老何话很少,洗完衣服就进厨房张罗午饭了。厨房和屋子中间隔着个小小的天井,里面种了些花草,算是给破旧斑驳的老房子增添了点生气。灶台上放着一大包霉干菜,是沈爱青从萧山老家带过来的,她说以前常做干菜扣肉吃,现在肉贵了,就只蒸干菜了,加点油,加点糖一起蒸,味道也不错。

  炒西芹的时候,老何油倒得很小心,一点一点地加,生怕倒多了。“现在油也贵了好几块,所以很少用炒的,能煮的就煮。”一桶油他们打算至少用上半年。

  午饭很简单,一个红烧鸡壳,一个清炒西芹,还有一个是昨天吃剩下的鸡尖烧豆腐干。沈爱青热情地招呼记者一起吃,见我们摆摆手,她有些急了:“鸡壳为你们才烧的,不然就等晚上女儿回来再烧了。”但如果我们吃了,他们晚上就没菜了。

  “等老何找到了工作,日子就能好过些。”沈爱青盘算着,在她的精打细算下,他们的日常生活开销每个月还不到500元。最大的开销还是在女儿身上,“这个月暑期补习又花了600元,念书贵呦。”话虽如此,但女儿依然是她最大的希望,她盼着女儿能考上大学,以后赚了钱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正午的阳光照在门上的大红色“福”字上,特别耀眼。

  本报记者 徐 洁 本版摄影 陶玉其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民生新闻 D0002 每天10元钱的精打细算 2007-8-14 48257178002CE1734825733600107A2E[B1-宋宾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