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6版:人文·民生新闻
3  4  
PDF 版
· 媒体信息背景
· 也别太省,吃得不好身体垮了,看病的钱可比菜钱贵多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8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退休老人虞秀珍说:
也别太省,吃得不好身体垮了,看病的钱可比菜钱贵多了
  本报讯 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子,被75岁的陈伟法很有技巧地隔成了三室一厅,自己和老伴虞秀珍住一间,儿子儿媳一间,读小学的孙女一间。对于这个尚无力改善住房条件的三代同堂的家庭来说,“吃”是他们眼下生活中最大的一笔开销。

  这几个月来物价上涨,让陈家的开支也增加了。“和原来相比,在吃方面每个月总要多花二三百元。”坐在必须靠日光灯照明的客厅里,71岁的虞秀珍幽幽地说。对于两个退休工资加起来只有2500元的老人来说,多开销的二三百元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而上涨的物价甚至让平时不太关心时政新闻的虞秀珍也留心起了新闻联播。“电视上不是说过了嘛,要稳定肉价。”虞秀珍向记者转述着这些听来的新闻,脸上开始泛起笑意。虽然补贴的钱现在还没有拿到手,但她觉得至少心里安慰了不少。

  下午4:30,小区对面的菜场

  下午四点半,我们跟着陈伟法到小区对面的菜场去买菜,10岁的小孙女也嚷嚷着要跟去。这时正是菜场最热闹的时候,“马大嫂们”把一条狭窄的通道挤得只能侧身通过。两旁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不时地有顾客在那里翻翻拣拣,嘴里则嘟哝着“介贵的”。但是抱怨归抱怨,菜总还是要买的。

  卖明虾的摊子前围了好几个人,陈伟法停下了脚步。身边一位大妈一边紧盯着摊贩手中的塑料袋,看他有没有把水逼干净,一边说了一句:“这辰光吃明虾最格算的嘞。”陈伟法也凑上去称了半斤,小孙女喜欢吃虾。

  路过鲫鱼摊的时候,摊主一个劲地兜揽生意,“7块一斤,要不要称一条去,喏,旁边那个要16块嘞。”陈伟法停下来两边看了看,选择了那个7块一斤的鲫鱼。他跟记者解释:“那种是野生的,所以要贵一些,不过反正我们也吃不出来。”虽然菜价普遍上涨,但相比之下,水产类的涨幅不及肉类,所以这段时间陈家的餐桌上的水产品就多了起来。

  接着,陈伟法又买了点青菜、四季豆、花生之类的蔬菜,准备打道回府。“好在小辈都不是太挑剔的人,我们买什么他们吃什么,这样我们的菜篮子也好拎了不少。”陈伟法说。

  晚上5:50,陈家客厅

  清水煮花生、红烧鲫鱼、油爆明虾、清炒四季豆,再加一个炒青菜。一番煎炒烹饪后,几道菜就新鲜上桌了。陈伟法又从冰箱里拿出一碗只剩下一点点的香肠蒸蛋,这是前一晚吃剩的。

  刚才老两口在厨房里忙着的时候,儿子匆匆忙忙地出了门,说了一句“我晚饭不回来吃了”。正在洗菜的陈伟法和老伴轻声商量了一句:“要不留起一碗菜,明天可以少买一点了。”

  平时一家5口人吃饭,陈伟法总是尽量菜买得好一点,荤素搭配,还时不时地变点花样。小孙女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儿子儿媳在外头工作辛苦,要让他们吃好一点。菜价在涨,老头子每天买菜回来免不了要抱怨几句,但该买的还是要买。虞秀珍说,他们算过这笔账的,吃得不好,万一身体垮了看个病什么的,好不容易省下来的钱肯定都搭进去还不够。和上涨的菜价相比,虞秀珍更担心家人的身体。

  不过,尽管把这笔账已经算得很清楚了,碰上小辈们不回家吃饭,老两口还是会下意识地酌量减菜。上周六晚上,儿子儿媳带着小孙女出去了,老两口就做了一碗香肠蒸蛋,一碗冬瓜炒笋干,再加上前一天剩下的干菜烧老鸭,这么对付了一顿。 本报记者 张 瑜

  本版摄影 林云龙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人文·民生新闻 D0006 也别太省,吃得不好身体垮了,看病的钱可比菜钱贵多了 2007-8-14 48257178002CE17348257336000E12A0[A1-张瑜≈B1-杨霞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