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4版:科教·大讲堂
3  4  
PDF 版
· 生活遇到矛盾了?赶紧脑筋急转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研究工业经济学的李海舰博士,说“不要就问题想问题,就答案找答案”
生活遇到矛盾了?赶紧脑筋急转弯
■本报通讯员 陈翔 本报记者 俞熙娜/整理 周广利/摄影
  头脑激荡

  七道矛盾的判断题

  ——它们都是对的

  生活中总是充满着矛盾。就像小学生做数学题一样,人生似乎就在不断地解题,小到平民百姓,中到企业老板,大到国家元首,各有各的烦恼,各自都在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发现,在实际生活中很多问题是矛盾的,同一个问题实际存在两种完全相反的答案:

  1.“有用长寿”VS“无用长寿”

  老庄曾讲,家里来客人,要杀鸡宰鹅招待,有一种鹅会叫会下蛋,另一种鹅不会叫也不会下蛋,杀哪一种?自然是那不会下蛋不会叫的。这叫有用长寿,无用短寿。山林里的大树,有的长得又高又直,有的长得弯弯曲曲。造房子时砍哪一种?自然是那又高又直的。这叫有用短寿,无用长寿。

  2.“玩物丧志”VS“玩物养志”

  生活中玩物丧志的大有人在,人们对“玩物”赋予贬义。可现在看来通过玩物养志的人也不少。例如我养花,怎么浇水、施肥都长得蔫蔫的,后来人家说要多晒太阳,果然多晒就好了。“晒太阳”属公共资源,不用花一分钱。通过玩物可以悟出人生、悟出社会,悟出我可以用足社会资源这样的道理。

  3.“脑袋指挥屁股”VS“屁股指挥脑袋”

  脑袋指挥屁股、思想决定行为,这是大家认可的。可是屁股也会指挥脑袋,在不同的位置就说不同的话。做县长考虑县里的问题,做省长就得考虑全省的问题。

  4.“少数服从多数”VS“多数服从少数”

  “少数服从多数”人们已视为真理,但有时却实行“多数服从少数”。如政党组织原则:“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下级人多还是上级人多?我们来推论一下,在任何一个社会里聪明的人是少数还是多数?当然是少数人聪明,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以多数人要服从少数人同样是真理。

  5.“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VS“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已经是教科书中关于投资的金科玉律。但如果你真的看准一个股票,把它吃透了,那把所有的钱投在这里,就是成本最低、风险最小、收益最高的办法。做企业也是这样的,现在倡导“专业化”,就是把所有的鸡蛋放在这个篮子里,做专、做强,就做大了。

  6.“富人多了,穷人变得更穷”VS“富人多了,穷人变得更富”

  过去的理念是富人多了,就会剥削穷人,所以穷人更穷。但现在我们发现,一些地方的穷人之所以变富了,不是把富人消灭了,而是当地富人更多了,他们开工厂、办商店,越来越多的穷人有了就业门路和赚钱机会。一个老板带动了一批老板的产生。回头想想小平同志提倡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真是大智慧。

  7.“节俭带来富足”VS“奢侈带来富足”

  节俭致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但奢侈也不见得就是浪费。1991年我在美国做访问学者,发现写字楼里下班后仍然灯火通明。我问当地的美国人为什么不关灯?他们说把灯亮着说明我这个公司很有实力,人家就比较信任我,会和我做生意,带来财富的增加,这比节电带来财富的增加要多得多。

  解决生活矛盾的

  “李氏法则”

  —— 答案不在问题本身

  住房、医疗、教育、致富……面对这些矛盾的问题,我们总在不停寻找答案,却总是治标不治本。我提供一套思维方式让大家思考,不要就问题想问题,就答案找答案。

  1.上下求解,解在上面

  大家知道,1978年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人民生活水平很低,按道理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可这时社会却搞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什么?因为在思想层面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物质生产上遇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过去,我们一直灌输一个理念叫努力,孩子要努力读书,员工要努力工作,但是不是我努力了就一定有收益?不见得!你个人获得收入的高低,第一位的是和什么相关?不是个人努力,而是行业选择。选对了行业,很轻松就能获取很高的收入。N层次的问题,要想得到彻底解决,需要到N+1层次上去寻找答案。

  2.内外求解,解在外面

  中央领导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2004年我去山东调研,龙口市一位市委书记说,“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思路不在“三农”里面,跳出“三农”问题,才能有望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温州的发展过去叫温州经济,现在叫温州人经济。为什么?温州本土土地紧张,能源紧张,劳动力成本很高,你怎么发展?就温州发展温州已经不好发展了,应该跳出温州发展温州,让温州人走向世界,在全国各地办企业,用外地的土地能源阳光空气,最后产生利润再返回温州,这才是大出路。

  落实到个人头上也是这样。现在很多大老板不是每天呆在企业里“做企业”,而是成为社会活动家。一个企业再大又能有多少资源?而一个社会活动家可以整合全社会的资源为己所用,企业发展的空间就没局限了!

  3.对立求解,解在对面

  2004年我去苏州做调研,当地一位副市长说,一个人眼睛看不见了,怎么办?一般的思路是把眼睛打开。而事实相反,在你眼睛面前“挡”一个东西——眼镜,结果反而看见了。一个人耳朵听不见了怎么办?惯性的思维是把耳朵撑开。可事实相反,把你的耳朵“塞”满——助听器,结果反而听见了。老人年纪大了走不动,惯性的思维是“减轻负担”,而事实相反,给他“增加负担”——拐棍,又能走动了!这就是生活中的智慧,是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从问题的对立面去思考,反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根源。

  4.有无求解,解在无面

  老子说无为而治。具体到管理学,我理解是:战略的最高境界是没有战略,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没有管理。营销的最高境界是没有营销,不需要推销别人就抢着去买你的东西,这就达到了营销的最高境界。对这一点我有一个比喻叫做“高速公路理论”:城市里面到处都是警察,道路拥挤不堪;然而,高速公路上没有一个警察,车辆却是畅通无阻。为什么?它靠的是一个体系,司机行驶在高速公路,车速多少,往哪里去,什么时候应该拐弯,司机都很清楚,它的运行是靠体系,不是靠人海战术来盯着。否则,你一个人能盯几辆车?

  解决终极矛盾的

  三招“必杀技”

  ——1+1=任何数

  1.从一个正确答案到多个正确答案阶段

  1+1等于几?1+1=2!对,但这是会计法则。在社会科学里面,1+1等于任何数。比如,两个资产各有10万元的企业联合后资产是多少?如果是20万元那就不需要企业家了。做得好,10万元+10万元他可以把它做成100万元、1000万元,做不好,可能就是零!再说0。0是什么?0是没有,也可以是起点或终点、是分界线、是代表两种事物处于势均力敌状态。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思维范式中,对一个问题的解决,我们就认为只有一个答案是对的,别的都不对。现在看来,一个问题其实可有很多答案,而且都对,就看你是在什么前提条件和背景下去思考的。

  2.从有标准答案到无标准答案阶段

  在学校读书时,老师手里都有一套标准答案,但是走到社会上去,很多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什么叫无标准答案?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的思路是越加越多、越减越少,后来我们发现,很可能是越加越少、越减越多。比如在企业里员工越多,不见得效益就好。

  这里,要说到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多学生书读得越多反而越傻了呢?就是因为他走进大学、走进社会后还在追求这唯一的标准答案。一般而言,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垒墙。客观世界本是一体的,但学习不可能一下子全学完,所以就要分门别类,这相当于垒墙,越学越感觉困惑,因为你把客观世界肢解了;第二个阶段是拆墙,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全身打通,还事物以本来面目,这才算学明白了。因此,我提出了“酸菜汤理论”。酸菜汤,这是东北的一道菜,里面有酸菜,有肉,有血肠,做得好的时候,三种味道全部混杂在一起,分不开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最好的是汤,里面什么都没有,但是什么都有了。这就是拆墙,是学习的最后阶段。

  3.从遵守游戏规则到制定游戏规则阶段

  过去我们总是处在一个和人家“对答案”的过程,答案在人家手里,我们按人家的规则来做,这就是好企业。现在我们经济发展了,发现对上答案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企业,最好的企业是自己制造答案的,从“求解者”变成“造解者”。我就是答案,我就是标准,这是最高的境界,而这是需要具备相当实力的。所以,我讲在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要服从显规则,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你违背法律就要惩罚你;第二阶段是服从潜规则,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第三阶段则是无规则,你如果成了行业大腕,就可以自己制定行业规则。

  第123讲预告

  题目:“请让鲜花开放”——环境伦理与环境美

  主讲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陈望衡

  时间:8月18日(星期六)上午9:00~11:30

  地点:浙江图书馆二楼报告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钱江晚报 科教·大讲堂 D0014 生活遇到矛盾了?赶紧脑筋急转弯 ■本报通讯员 陈翔 本报记者 俞熙娜/整理 周广利/摄影 2007-8-14 钱江晚报d00142007-08-1400020;48257178002CE173482573360018F833[A1-徐澜≈B1-徐澜];48257178002CE173482573360024563D[A1-徐澜≈B1-徐澜];钱江晚报d00142007-08-1400004;钱江晚报d00142007-08-1400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