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湖州复兴印染纺织有限公司老板站在厂里新建的污水处理站前,脸上总算露出了一点喜气:污水处理站通过验收了,以后再也不用怕环保人员上门了。
复兴印染公司的规模在同行业中并不算大,日排放污水500吨。但是1998年花费380万元建造的污水处理设施两年前发生老化现象,在环保工作人员的监测下出现不稳定达标排放,有好几次排放超标。
眼看着环保部门一次次整改通知下来,老板坐不住了。花了500万元,他重新建了一个全新的污水处理站。经过几个月的调试,现在已经完全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类标准。老板说,厂里准备要买一套电子监测仪,接上以后,环保局可以直接在电脑上看到厂里的排污情况。
“我们整个吴兴区,所有的重点化工企业都安装了电子监测仪,这家企业因为在改造,算是最晚的了。”环保局吴兴区监测大队的车大队长告诉我们。
事实上,太湖水危机事件之后,“排污”已经成为太湖流域企业头上的“紧箍咒”。6月底,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湖州调研太湖蓝藻时强调,要加快工业污染防治,提高环境准入“门槛”,正确把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副省长陈加元也表示,要把杭嘉湖地区水污染防治纳入生态省建设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纳入政府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在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制。
“这样的‘紧箍咒’今后会越念越紧。”车大队长说。事实也正如此。一系列行动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年内制定杭嘉湖地区重点行业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新的地方排放标准;在浙江界内,凡向太湖流域排放含氮含磷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一律停止审批……
对此,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认为,让制度成为铁律,才是太湖治污的出路。如果太湖流域能借此告别原来“重发展轻污染”、“边治理边污染”的老路,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那对于中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